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崔儿》
《哭崔儿》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掌珠一颗儿三岁,鬓雪千茎父六旬。

岂料汝先为异物,常忧吾不见成人。

悲肠自断非因剑,啼眼加昏不是尘。

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uīér
táng / bái

zhǎngzhūérsānsuìbìnxuěqiānjīngliùxún

liàoxiānwèichángyōujiànchéngrén

bēichángduànfēiyīnjiànyǎnjiāhūnshìchén

怀huáibàoyòukōngtiānqiánzhòngzuòdèngyōushēn

注释
掌珠:比喻极珍贵的孩子。
儿三岁:孩子三岁的年龄。
鬓雪千茎:形容头发花白,比喻年老。
岂料:没想到。
汝:你,指儿子。
为异物:去世,死亡。
成人:长大成人。
悲肠自断:形容极度悲伤。
非因剑:不是因为剑伤。
啼眼加昏:哭泣导致眼睛模糊。
不是尘:不是灰尘所致。
怀抱又空:内心的期望再次落空。
天默默:天空默默无声,形容无人理解的孤独。
邓攸身:邓攸是历史上失去孩子的典故,这里表示作者同样失去了孩子。
翻译
我珍爱的独子年仅三岁,而我已双鬓斑白步入六十岁。
没想到你先我而去成为他乡之客,常常担忧我不能亲眼看到你长大成人。
内心的悲痛并非因为利剑,哭瞎的眼睛也不是因为灰尘。
怀抱中的期望再次落空,天空默默无语,我又一次面临邓攸那样的境地。
鉴赏

此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侄子深切的哀悼之情。首句“掌珠一颗儿三岁”生动地描绘出崔儿稚嫩无邪的形象,而“鬓雪千茎父六旬”则反映了祖父年迈白发,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孩子与老人的年龄差异,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不易预料的哀伤。

中间两句“岂料汝先为异物,常忧吾不见成人”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伤之情。诗人无法接受崔儿就此离世,对于未能看到他成长为人的无尽悲痛,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力感。

“悲肠自断非因剑,啼眼加昏不是尘”则通过比喻手法,将内心的哀伤与外界的现象相联系,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撕裂和视线的模糊。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不是因为任何外在的打击或物质的污染,而是源自于灵魂深处的痛苦。

最后两句“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无尽怀念。尽管现实中的怀抱再次变得空洞,但在精神层面,他仍旧选择与崔儿的灵魂相连,就如同历史上的邓攸一样,通过艺术或是文字来重塑逝者。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擅长的平实而深刻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同赋梅花十二题·雪后

枝留晴雪色难分,似向残妆试粉痕。
恨满前村花落处,万重烟霭远连云。

(0)

同赋梅花十二题·雨中

水泛残香不可寻,更堪烟雨锁花心。
祗知赐浴恩波重,未识和戎怨泪深。

(0)

同赋梅花十二题·江村

竹篱茅屋江郊路,未肯斗妆尘市间。
小朵飘零水风晚,又随残月落关山。

(0)

墨君十咏·欺雪

爱竹高风已自贤,兴来更泛剡溪船。
枝间清响风惊雪,忆得东林夜宿年。

(0)

墨君十咏·迸石

渭水侯多失旧封,平原池馆乱来空。
青青石上何人赏,孤映暮山风雪中。

(0)

南岩悟禅老见于山中烹玉糁羹

我家峰头最高层,落叶苍苔不可登。
清坐与师烹玉糁,千岩风雨夜深灯。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