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伤春伤别几时休。
算从古、为风流。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
不知供得几多愁。更斜日、凭危楼。
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伤春伤别几时休。
算从古、为风流。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
不知供得几多愁。更斜日、凭危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石延年创作的《燕归梁·春愁》。首句“芳草年年惹恨幽”描绘出随着时光流转,芳草一年年生长,带给诗人无尽的哀愁和孤寂之感。“想前事悠悠”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接着“伤春伤别几时休”抒发了对于春天即将过去,以及与亲朋好友告别的心情,哀伤不断。
“算从古、为风流”则是说这种感慨自古以来便是诗人之间传颂的主题。以下“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用生动形象描绘了春天山色的浓重与深沉,以及这份美景给诗人带来的复杂情感,这些情感如同青黛一般积聚在心头,不可言表。
“不知供得几多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思绪所积累的哀愁之重。末句“更斜日、凭危楼”描写诗人在斜阳下倚靠着高楼,心中充满无限感慨,这种情景和心理状态共同构成了诗人的深沉春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复杂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词风的婉约与丰富。
顽钝世推鄙,而君偏切磋。
借神观有漏,骑气到无何。
昔共饮临汝,今同家汩罗。
衡门似长吉,轩盖几时过。
浊流一千里,快泻如建瓴。
解舟东湾桥,昼夜不得停。
忽惊万顷碧,一举当眼青。
自推舴艋窗,出步杨柳汀。
精神觉萧散,鹤雏生翅翎。
僧伽坐阅世,层崖登青冥。
生涯亦何有,随处悬盂瓶。
洗心依老宿,湛意终残经。
回头大梁梦,尘迹俱凋零。
余亦厌久客,行趁东扬舲。
会宿淮山阳,话此遭熏蒸。
看君新句法,霜刀新发硎。
蜀客快剧谈,风味出讥诮。
众中闻巴音,必往就一笑。
道人西蜀来,风度又高妙。
吾家长头郎,高蹈万物表。
平生少推可,说子不知了。
吾初意魁梧,一见殊短小。
篝灯款夜语,每每犯吾料。
貌和华林风,气爽霜天晓。
坐令岑寂中,绝尘追騕袅。
君看显与讷,出蜀亦同调。
竟如众星月,声光泼云峤。
子亦当加鞭,岁月一过鸟。
临川富山水,井山最深幽。
愧我今日来,自非清散游。
试问井中龙,吾行汝知不。
高秋嗜酣卧,此计非良谋。
晚稻已及穗,一雨足可收。
曷不跃而起,霈然泻南州。
要看贤使君,放衙拥黄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