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书室称延绿,常向层峰芸幌开。
今日漫嫌螺黛浅,韶光衮衮会须来。
对山书室称延绿,常向层峰芸幌开。
今日漫嫌螺黛浅,韶光衮衮会须来。
这首诗描绘了延绿室的环境与氛围,充满了自然与文雅的和谐之美。首句“对山书室称延绿”,以“延绿”二字巧妙地将书室与周围山色相联系,营造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接着,“常向层峰芸幌开”进一步渲染了室内的布局与窗外的景色,芸幌(芸香制成的窗帘)在层层叠叠的山峰映衬下,更显文雅与高洁。
后两句“今日漫嫌螺黛浅,韶光衮衮会须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美好事物终将到来的期待与理解。这里,“螺黛浅”可能象征着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的景象,而“韶光衮衮”则寓意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乐观期待。
菏泽元通济,陶邱已近齐。
身纡会稽绶,诏坼武都泥。
求瘼初无术,端居愧择栖。
万家严壁垒,五雉耸楼梯。
版筑人同欲,经营事不迷。
峻防谁敢慢,隆栋可言低。
兵卫森旂戟,军声叠鼓鼙。
论诗讥自郐,肄士取诸暌。
物境晨昏异,宾朋步武跻。
远烟春漠漠,残雪昼凄凄。
华发欢同籍,他年恨解携。
琼瑰何足报,埽壁为君题。
丹凤何年此地栖,苍山流水入岩扉。
主人早逐长离去,邑子先期驷马归。
脩竹万竿终岁碧,蹲鸱千亩入秋肥。
已闻父老酾牛酒,会看夸乡画锦衣。
重冈斗上半浮云,行绕芳丛日已曛。
蒙顶川原眼中见,扬州歌吹竹西闻。
梵王重壁台先毁,古佛双林火亦焚。
会看旃檀重满地,莫悲糜鹿向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