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吴隐君》
《寄吴隐君》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古风

若人蕴真趣,飘飘怀古仙。

振衣入远岳,顺风祈一言。

寂历微妙韵,精明天老篇。

清斋和玉齿,焚香礼轩辕。

九咽华池液,七返流珠丹。

颐性得天和,齐物同化先。

五芝非吾茹,聊以苏世癫。

神期苟冥会,飞步升九天。

抗迹游浮丘,麾手招偓佺。

下视仓扁流,永为尘网牵。

(0)
鉴赏

此诗《寄吴隐君》由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通过描绘超凡脱俗之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

首句“若人蕴真趣,飘飘怀古仙”开篇即点出主题,将隐士比作蕴含真趣、飘然如仙的古人,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振衣入远岳,顺风祈一言”描绘了隐士远离尘嚣,深入山岳,寻求心灵的指引与启示,体现了其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寂历微妙韵,精明天老篇”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静谧与深邃,通过“寂历”、“微妙韵”等词语,展现了隐士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而“清斋和玉齿,焚香礼轩辕”则通过饮食、仪式等细节,表现了隐士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以及对古代圣贤的敬仰。

“九咽华池液,七返流珠丹”运用了道家炼丹术的象征,暗示了隐士在精神与身体层面的修炼与提升。“颐性得天和,齐物同化先”表达了隐士通过修养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五芝非吾茹,聊以苏世癫”表明了隐士虽不食仙芝,但通过修身养性,得以超越世俗的困扰。“神期苟冥会,飞步升九天”表达了对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抗迹游浮丘,麾手招偓佺”则通过神话人物的引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象。

最后,“下视仓扁流,永为尘网牵”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现实束缚的反思,以及对永恒自由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以及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奉谢朱都宪诚庵先生

寻常折简也须来,敢道蓬门不浪开。

自古公卿贤可事,如今草莽愧非才。

神雷莫炒泥涂蛰,春信潜回琥珀杯。

俯仰乾坤无可谢,细留双眼看三台。

(0)

登滕王阁

江南绝景闻童阁,四十年来此一登。

春及青山他自好,霜欺短发我何能。

三王伟迹人争壮,万里双眸此更凝。

野服岂须愁急雨,柳风吹面醉腾腾。

(0)

题画二首·其一

云尽山空独远寻,一桐难觅是知音。

行行更过长桥去,耳不聋人在碧岑。

(0)

九崖

红石苍田果是佳,一层山隔一层崖。

先生有意看阳九,掷却微官任素怀。

(0)

晚眺

轻风吹起稻花香,独向青山倚绿杨。

野老趁墟归已晚,满身明月过横塘。

(0)

题袁氏东隅书舍

积善君家庆有馀,林泉静处乐安居。

元回庭下梅先发,春到窗前草不除。

风气入帘生几席,芸香满架润诗书。

丈夫自有飞腾志,晚驾蒲轮就聘车。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