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真法身,晃耀紫金色。
散满十方界,聚为七帙书。
七帙遍河沙,震诵说妙法。
非聚亦非散,是则法眼观。
佛手真法身,晃耀紫金色。
散满十方界,聚为七帙书。
七帙遍河沙,震诵说妙法。
非聚亦非散,是则法眼观。
这首诗描绘的是佛手的形象,象征着佛法无边,其光芒如同紫金色的法身,普照十方世界。它又能凝聚成七卷经书,寓意佛法深奥,如河沙般丰富。诵读此经,声音宏大,传达着佛法的智慧。而佛法的本质,既非聚集也非分散,它是超越形式的,唯有具备法眼者才能真正领悟。诗人范成大通过这首诗赞美衡岳寺僧人刺血书写《法华经》的虔诚与佛法的深远意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佛教的崇尚和对僧侣修行的敬仰。
林下风流。谢铅华弗御,淡扫眉修。
薰香欹被角,拜月挂帘钩。风扶花片上红楼。
彩鸾不来,云天寄愁。春老矣,又消得、隔年人瘦。
僝僽。閒恨逗。密绪痴情,往事空回首。
梦稳鸦惊,媒良鸩妒,此错前生铸就。
新制齐纨扇盈盈,障尘生怕纤埃受。
冰雪心,倚妆台,一镜孤守。
微雨凉收,风翻橡叶,女墙斜点三星。
永恩楼上,蹑履暗中听。
何处瑶琴初发,珠帘外、流水泠泠。
停声久,千崖忽堕,玄鹤舞青冥。汾亭。
遥奏后,箫怜秦女,瑟怨湘灵。
奈晚风吹角,秋雨淋铃。
此际琴心到处,东家女、谁在银屏。
屏中睡,今宵无梦,有梦也应醒。
螳螂川上清秋节。爽襟怀、消烦热。
香醪桂馥兰熏,官妓舞琼歌雪。
五马风流华筵设,金屏燕颃莺颉。
软语劝飞觞,有如花连舌。座中豪兴称三绝。
高阳并,斜川埒。且偕仙侣逍遥,肯叹群儿圆缺。
未害广平心似铁。看霜鬓、半成耄耋。
倩横玉叫云、把寥天吹彻。
月晃苍山,风清黑水,花满原鳞城雉。
燧松明夜火,歌来暮似城都市。
五华楼合,看五马迎恩,双鸿送喜。
迟迟晷行春金碧,照春金紫。
此邦宜有循良,拥玉麟铜虎,旖旎叶榆难借寇,望登仙香尘遥起。
攀轩处、正红颊窥帘,华颠卧轨。
画图外、甘棠阴里,心驰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