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垂杨浥嫩寒,苔痕新过雨斑斑。
一年春付花开落,长日庭分燕往还。
世事祇堪频对酒,诗情自可饱看山。
尽穷莫用文为送,郊岛曾容季孟间。
芳草垂杨浥嫩寒,苔痕新过雨斑斑。
一年春付花开落,长日庭分燕往还。
世事祇堪频对酒,诗情自可饱看山。
尽穷莫用文为送,郊岛曾容季孟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淡泊明志、寄情山水的心境。
首句“芳草垂杨浥嫩寒”中,“芳草”和“垂杨”都是春天生长旺盛的植物形象,它们与“浥嫩寒”的氛围相结合,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而又带着清晨凉意的景致。接着“苔痕新过雨斑斑”则是对春雨后地面上苔藓生长的细腻描绘,“斑斑”形容雨后的苔迹,增添了一种细腻而生动的感觉。
第二句“我年春付花开落”通过“一年的时间交付了春天的花朵从开放到凋落”的过程,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紧接着“长日庭分燕往还”中,“长日”指的是春夏之交的长昼,“庭分燕往还”则描绘了一幅燕子在庭院间来回穿梭的情景,展现了家园的温馨与生命的活力。
第三句“世事祇堪频对酒,诗情自可饱看山”表达了诗人面对纷扰复杂的世事,只能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而内心的诗意则可以在大自然中得到满足和释放。
最后一句“尽穷莫用文为送,郊岛曾容季孟间”中的“尽穷”意味着即使到了贫困的地步,“莫用文为送”表明不需要以文学作为馈赠,因为在诗人心中,最珍贵的是自然山水之间的精神寄托。末尾提到的“郊岛曾容季孟间”,则是通过历史人物来强调自然之美超越时空,历久弥新。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致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时间、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
邓敦好琴如好色,十年买琴不可得。
南城县里客携来,百镒兼金君不惜。
竹林踞坐江盈盈,临江三奏龙鱼听。
萧森岩壑秋气肃,汹涌天地霜风清。
商声洋洋羽声苦,月堕寒光君罢抚。
馀音寄意愁人心,别思苍茫正如许。
为余再控白玉弦,长谣楚语招飞仙。
招飞仙,安得见,独立乾坤泪如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