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口守风作·其二十二》
《湖口守风作·其二十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首路争鸿雁,深秋家未还。

西江掩桂楫,南塞阻梅关。

宝剑空多气,香醪不上颜。

裁诗颂风伯,咫尺是庐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湖口,面对守风的艰难情境,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首路争鸿雁”,以鸿雁南飞比喻诗人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奔波与追求,暗示了诗人正处于旅途中,渴望归家的心情。接下来,“深秋家未还”直接点明了诗人虽已入深秋,但家仍未归,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

“西江掩桂楫,南塞阻梅关”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西江和南塞分别代表了诗人的理想之地和现实的阻碍,桂楫和梅关则象征着通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与关卡,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无力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宝剑空多气,香醪不上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宝剑象征着诗人的豪情与勇气,但“空多气”表明这些豪情并未得到施展;香醪(美酒)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慰藉,但“不上颜”则说明即使有再多的慰藉,也无法改变现实的困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痛苦。

最后,“裁诗颂风伯,咫尺是庐山”两句,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将风伯视为可以传达心声的对象,而“咫尺是庐山”则意味着即便是在眼前的困难中,心中仍怀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同时也不失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送林知丞赴石城任

往时吾里有师儒,受业穷年邹鲁如。
今日喜君求益友,萤窗共究圣贤书。

(0)

素馨茉莉

骨细肌丰一样香,沉香亭北象牙床。
移根若向清都植,应忆当年瘴雨乡。

(0)

挽傅仲斐生母李氏

已登椿柏七旬算,终锡花钗九树妆。
懿行在人今已矣,西风笳鼓助凄凉。

(0)

吴江西赵仓及真帅

雨雪成泥没膝深,暑风如灼转难禁。
愿开周道平夷砥,更植甘棠蔽芾阴。
少借缁黄多暇力,只捐燕飨有馀金。
当年闽帅留遗迹,来往行人感至今。

(0)

延平书院落成柬诸友

当日二程门下士,独分此道过来南。
百年世事相传处,书院天生着剑镡。

(0)

与赵录参游东游

天河凿就馀三亩,腊雨增成四尺波。
我与同寮来共看,一时都喜镜初磨。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