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题》
《偶题》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五言律诗

少壮忧藜藿,堆盘齿豁疏。

平生空布褐,垂老剩金珠。

世有伯劳燕,人谁熊掌鱼。

痴年将半百,抚事已嗟吁。

(0)
注释
少壮:年轻时。
藜藿:粗劣的食物。
堆盘:满盘。
齿豁疏:牙齿稀疏。
空布褐:一生朴素。
垂老:到了老年。
剩金珠:些许财物。
伯劳燕:比喻世俗中的不同追求。
熊掌鱼:比喻难得兼得的事物。
痴年:痴心岁月。
抚事:面对世事。
嗟吁:感叹。
翻译
年轻时忧虑粗茶淡饭,满口牙齿稀疏不全。
一生朴素穿着布衣,到了老年只有些许财物。
世间有伯劳鸟和燕子,人们却难以兼得珍贵与平凡。
将近五十的痴心岁月,面对世事感叹不已。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苏泂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苦短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开篇“少壮忧藜藿,堆盘齿豁疏”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年轻时为柴草(藜藜)和堆积食物(堆盘)的忧虑,形象地描绘了人在青春时期对未来的担忧和准备。

接着,“平生空布褐,垂老剩金珠”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一生辛勤劳作却只能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物质财富的感慨。这里的“布褐”指的是简单的生活,而“金珠”则象征着宝贵的东西,但这些都在暮年时才获得,反映出诗人对生命价值和物质追求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中间,“世有伯劳燕,人谁熊掌鱼”两句,通过提及古代的勤劳之人(伯劳)和传说中的熊掌美味,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享受到这样的好处,来强调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最后,“痴年将半百,抚事已嗟吁”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将近半百,回望过往种种,感慨万分的心情。这里的“痴年”指的是年轻无知的岁月,而“抚事”则是触摸过去的事物,“嗟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未能实现的梦想的深深叹息。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个人生命价值和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切反思。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芳桥宴集分韵得两字

昔思整去装,今愿憩徂两。

顾兹世路艰,愈叹日车往。

达人豁繁忧,美景恣欢赏。

座有朋簪合,庭多宾佩响。

摘萸新贮囊,采菊细擎掌。

时物已内酬,客心仍外奖。

信美终异乡,虽乐非故党。

何时息风波,一苇泛河广。

(0)

送贡侍郎和籴还朝兼柬李治书同年二首·其一

南来使者急兵荒,令下吴侬出盖藏。

自是酂侯能给饷,从知汲黯可开仓。

王师刁斗晨连灶,神女旌旗夜直樯。

我有干时书愿上,草茅望阙九天长。

(0)

拟古十首·其八

翡翠栖兰苕,鸳鸯上锦机。

物固各有类,寸心独何依。

春色来几日,海燕忽双飞。

迎风不须入,尘满青楼扉。

(0)

荅王克让

南朝冠盖富才华,谢朓新诗五色霞。

江水东来归渤海,河源西上接流沙。

如今骏马谁收骨,自古牵牛不服车。

每忆故人王逸少,沧洲拾翠折疏麻。

(0)

早过五门

霜白掖楼晓,寒鸦城上啼。

微云阊阖外,斜月建章西。

忧国心常切,成功计转迷。

十年京阙下,贫病尚羁栖。

(0)

郊墅杂赋·其七

路迂桥断处,门静犊眠时。

孤墅藏群柳,诸田灌一陂。

僮闲春作少,妇懒午炊迟。

谁道花源好,还令太守知。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