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修邑志成有不察而斋怒者乃得谤又以有所誉来也感而赋之四首·其四》
《修邑志成有不察而斋怒者乃得谤又以有所誉来也感而赋之四首·其四》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要终原始或余知,虽不周今于古师。

稽彼周官图志设,各因小史训言垂。

百年时事终须记,五岭文明尚拟吹。

但使维桑多气色,甘从微阐见瘢疵。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修邑志成有不察而斋怒者乃得谤又以有所誉来也感而赋之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修纂地方志书的深思熟虑与严谨态度。

首句“要终原始或余知”,意为在编纂地方志时,不仅要追溯历史的源头,还要了解一些未知的信息。这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研究的严谨和求实精神。

接着,“虽不周今于古师”一句,表明了诗人认识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即使在借鉴古人经验时也要考虑到时代的变化,不能完全照搬。

“稽彼周官图志设,各因小史训言垂。”这里提到周朝的官职设置和小史的训导,强调了历史文献的重要性,以及在编纂地方志时应参考古代的典籍和经验。

“百年时事终须记,五岭文明尚拟吹。”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重视,认为无论时间多么久远,都应该被记录下来;同时,也体现了对岭南地区文化的关注和尊重。

最后,“但使维桑多气色,甘从微阐见瘢疵。”这句话意味着只要地方志能真实反映地方的风貌和特色,哪怕揭示出一些不足之处,也是值得的。诗人希望修纂的地方志能够全面、客观地展现地方的历史与文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编纂工作的深刻思考和严谨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清平乐.镜

寒光皎洁。认取秦时月。

为问圆冰清到骨,可贮芙蓉颜色。愁来怕上眉梢。

恐伊知我魂消。顾影卿怜谁瘦,朝朝相对无聊。

(0)

临江仙.雨窗有怀朗秋夫人

寻遍梦儿嫌漏短,打窗风雨惊眠。

罗衾做就嫩凉天,挑灯频起坐,瘦影自生怜。

心事争同蕉叶战,个中滋味谁传。

相思欲写衍波笺,殷勤劳去雁,寄向海云边。

(0)

疏帘淡月.同筠上弟玩月

西风寒峭,怪竹里蟾光,今宵偏皎。

寂寂药房重启,数惊宿鸟。算来清赏人知少。

记当年、香闺稚小。笑携女伴,惜花爱月,眠迟起早。

空叹息、颜随秋老。愁魔相逐,病魔相搅。

回首繁华去也,半生烦恼。

新茶且共灯前试,更博山、沉水微袅。

小帘风揭,疏棂露湿,邻鸡催晓。

(0)

十六字令.月

圆。万古冰轮照大千。当头认,正好对婵娟。

(0)

鹊桥仙.七夕寄外

银河浪静,彩桥风细,斜挂弯弯明月。

相逢应说别来愁,须多驻、天边云辙。

红尘千载,仙家几日,一岁光阴电瞥。

双星离别未多时,浑不似、人间离别。

(0)

一斛珠.题瓶中桃花遗画

龙须马乳。垂垂一架珠无数。墙东谁种桃花树。

荣不同时,翠蔓枯相附。锦浪江翻三月暮。

兰闺折取铜瓶贮。写生妙笔芬芳吐。

活色生香,花在人千古。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