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革埸藿上生绡,浥露凝霜品目殽。
我亦披图思土物,山中赤堇水中茭。
野革埸藿上生绡,浥露凝霜品目殽。
我亦披图思土物,山中赤堇水中茭。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田野间蔬菜生长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首句“野革埸藿上生绡”,以“野革”比喻田野,形象地展现了秋季田野的广阔与丰饶。"埸藿"指的是田间的豆类植物,"生绡"则比喻这些植物在秋天的阳光下生机勃勃,展现出一幅丰收的画卷。
次句“浥露凝霜品目殽”,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田野的景象。"浥露"是指露水轻柔地覆盖在植物上,“凝霜”则是指霜冻将露水凝结成晶莹剔透的霜花。这两词生动地表现了秋季早晨的清新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收获的临近。
后两句“我亦披图思土物,山中赤堇水中茭”,转而表达诗人对土地与自然的深深眷恋。"披图"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展开画卷或回忆,诗人通过回忆田野中的景象,思考着土地上生长的各类作物。"山中赤堇水中茭"则具体点出了两种常见的蔬菜——赤堇(一种山间生长的野菜)和茭白(水生植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对乡土生活的深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季田野蔬菜生长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中国传统诗歌中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乡土情感的深厚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