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答和区白斋一首》
《又答和区白斋一首》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律诗

家住山林只爱山,采薇煨芋即为丹。

眠馀芳草醒仍醉,歌入沧浪去复还。

每为高贤三避舍,独怜知己更开颜。

老来六籍成何补,马郑源头见一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诗人,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简单而充满诗意。首句“家住山林只爱山”,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接着“采薇煨芋即为丹”一句,以采食野菜和烤芋头自比仙丹,寓意生活虽简朴却充满乐趣。

“眠馀芳草醒仍醉,歌入沧浪去复还”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无论是梦醒时分还是歌声融入河流,都充满了对自然的依恋和赞美。接下来“每为高贤三避舍,独怜知己更开颜”则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敬仰以及对真正知音的珍视,即使在面对高人时也愿意退让三分,而在遇到知己时则会露出笑容。

最后,“老来六籍成何补,马郑源头见一班”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认为书籍知识对于一个已经深谙自然之道的人来说,可能已无太大助益。同时,通过引用“马郑源头”这一典故,暗示自己在学问上或许有所成就,但更多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高洁人格的尊重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色彩。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为浮丘郑助教之子矿题山水扇头

桥门博士本忘机,柿叶房深隐翠微。

好是白云携不去,朝朝飞上老莱衣。

(0)

翡翠

品流曾不让山鸡,珠树林深碧羽齐。

莫近梁王池上去,野烟寒雨草萋萋。

(0)

题葡萄

斗酒别凉州,明珠落贝丘。

似将寒露影,添作汉宫秋。

(0)

题晦之城南秋堂

汾阳孙子久忘机,万卷经书隐翠微。

闭户不知秋叶落,卷帷时见白云飞。

岩花色映乌纱帽,涧水声寒薜荔衣。

想是过庭趋讲暇,也应城市往来稀。

(0)

挽黄蘖大休上人

只履复还西,令人忆我师。

空门了生灭,尘世漫凄其。

驯鸽栖新塔,灵花落故枝。

愁来双树下,空有泪如丝。

(0)

题佥宪山东高公永思堂卷

临淄城头风树悲,东流汶水归何时。

愁看风树将流水,因思亲没无还期。

蘼芜堂下秋霜色,日夕焄蒿动精魄。

三时悽怆想音容,一气幽明本无隔。

佳城遥望郁苍苍,春去秋来宿草长。

此日丰碑应表墓,他年幽壤定焚黄。

绣衣玉节承恩厚,乡县枌楸别来久。

藁荐东还未有期,柏台西上频回首。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