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塞下曲七首·其一》
《古塞下曲七首·其一》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下营依遁甲,分帅把河隍。

地使人心恶,风吹旗燄荒。

搜山得探卒,放火猎黄羊。

唯有南飞雁,声声断客肠。

(0)
注释
下营:驻扎营地。
遁甲:古代兵法中的阵势。
分帅:将领。
河隍:河流的守护神。
心恶:感到厌恶。
旗燄:燃烧的旗帜。
荒:荒凉。
搜山:搜寻山中。
探卒:侦察兵。
黄羊:指野生动物。
南飞雁:向南迁徙的大雁。
断客肠:触动旅人的情感,使其心痛。
翻译
军队驻扎在隐蔽的阵势中,将领们指挥着沿河的守卫。
大地让人心生厌恶,风吹过旗帜,火焰摇曳显得荒凉。
搜查山林找到侦察兵,放火烧山以捕猎黄羊。
只有南飞的大雁,声声哀鸣触动旅人的愁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氛围,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军事行动的描述,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荒凉与战争的残酷。"下营依遁甲,分帅把河隍"两句写出了军队在边塞地带设置营寨、分兵把守的情景,其中“遁甲”指的是古代军事用语中的退却或隐藏,“分帅”则是分散将领的意思,这两句通过对军事行动的描绘,渲染出一种紧张的战争氛围。

接下来的"地使人心恶,风吹旗燄荒",则是通过环境和自然现象来表达边塞地区的人心所受的影响。这里,“地使人心恶”可能暗示了边疆的艰苦环境对士兵心理的影响,而“风吹旗燄荒”则形象地描绘出战旗在狂野之中的飘扬,伴随着的是荒凉的景色和战争的迹象。

"搜山得探卒,放火猎黄羊"两句,转而描述了军队的侦察行动以及狩猎的情形。“搜山”表明士兵在山中搜寻敌踪,“得探卒”则可能是指找到了敌方的哨兵或斥候,而“放火猎黄羊”则展示了一种狩猎场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食物。

最后两句"唯有南飞雁,声声断客肠"则转向了对远行者情感的抒写。这里,“南飞雁”指的是大雁南迁的景象,而“声声断客肠”则是说这些雁鸣声触动了旅途中人的心肠,引发了思乡或孤独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和战争氛围的描写,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情感受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哀伤的情怀。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题郴阳道中一古寺壁二绝·其一

门掩荒寒僧未归,萧萧庭菊两三枝。

行人到此无肠断,问尔黄花知不知。

(0)

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其二

火枣交梨近可餐,不须地肺及天坛。

龟藏坎海毛皆绿,凤宿离宫色自丹。

(0)

齐逸亭

燄发郎君更不归,故亭萧瑟异当时。

玉笙金管浑如梦,只有梅花三四枝。

(0)

次韵子由召伯埭见别三首·其二

青荧灯火照深更,逐客舟航冷似冰。

到处故应山作主,随方还有月为朋。

(0)

赠叶子仁·其一

易象推占妙入神,劝人忠孝更谆谆。

只今谁似君平术,唯有南阳卖卜人。

(0)

祫享八首·其二迎神用《兴安》

于穆孝思,嘉荐维时。诚通兹格,咸来燕娭。

神之听之,申锡蕃釐。于万斯年,永保丕基。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