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
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乾。
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
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
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
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乾。
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
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愁思与孤独感。
“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开篇两句以宏伟壮观的景象,展现出一个辉煌的古代建筑群落。其中,“密迩”一词形容建筑紧密相连,“秦楼鸳瓦”则点出了历史的深远感。
“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乾。”这里诗人通过对水面反射光线和花朵散发光彩的描写,传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安与变化无常的情绪。
“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诗人借助蜂舞蝶飞之景,再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画面,但随即转折为“孤凤忆离鸾”,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诗人借助天体运行和自然景观,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灵魂飞扬的意境。这里“紫府”一词隐喻着仙界或理想中的美好之地,显示了诗人心中对于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商隠精湛的笔法和深邃的情感,更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哲思。
隐几群动寂,池塘浮夕光。
瓦沟急雨过,熏风满南堂。
飞萤忽点衣,小立闻荷香。
东南喜见月,微云复遮藏。
长哦颍皋诗,清语凉肺肠。
劲气终不屈,镆铘淬光芒。
高怀寰宇间,蠢蠢奔炎凉。
斯人古遗直,天质自温良。
兹夜发遐想,易亲复难忘。
归田无别意,难以枘入方。
清凉寂灭塔,三世无鲜陈。
岿然尘尘中,现此光明身。
尚无有祖成,宁当说有坏。
悯此情见者,亦惊世议隘。
泐潭道人珠,愿力无碍限。
行看苍烟丛,一切俱成办。
狐死必首丘,马嘶必望北。
盖皆不忘本,人岂宜忘德。
秋风净湘楚,万里浩无垠。
嗟予颓然卧,羡子如孤云。
夫子和雪诗,放意如注瓦。
手搏华严界,笑中已见借。
高词师枣柏,宁暇数班马。
如登妙高峰,如游广莫野。
怪公个中人,亦入此保社。
朝来谁扣门,寂音老尊者。
扶筇坐山堂,诗眼不知夜。
不入人间世,谁将作图画。
但欠维摩女,玉骨无一把。
纷纷散奇英,梨花风雨打。
湖山晚多态,应接殆未暇。
此诗聊戏公,诗成还自写。
烟霏含空青,向晚望逾好。
欲行落瀑边,俊鹘屡侧脑。
偶携白发禅,步尽青松道。
孤鸿聊送目,瘦策自扶老。
甚欲东涧阴,缚屋安井灶。
我亦个中人,归计嗟不早。
永愧岩上僧,松鬣和云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