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民沉灾,溺矣谁援,天不佑神君,既引疾去官,又扼之以死;
侨校遗爱,沦胥待尽,我谬领州府,谁起衰善后,而哭非其私。
尧民沉灾,溺矣谁援,天不佑神君,既引疾去官,又扼之以死;
侨校遗爱,沦胥待尽,我谬领州府,谁起衰善后,而哭非其私。
此挽联深含哀思与感慨,以对联形式悼念逝者徐本麟。上联“尧民沉灾,溺矣谁援”以典故开篇,将徐本麟比作古代圣君尧的百姓,遭遇灾难时无人救援,暗喻其离世时的无助与悲凉。接着“天不佑神君,既引疾去官,又扼之以死”三句,表达了对徐本麟命运的同情与不解,认为上天不应弃之不顾,他因病辞官后,竟又遭受不幸去世,充满了对命运不公的质疑。
下联“侨校遗爱,沦胥待尽”转而赞颂徐本麟生前的贡献与影响,即使在困境中仍能留下美好的回忆和爱,如同他在侨校的教育工作,虽已离去,但其精神与影响仍在。最后“我谬领州府,谁起衰善后,而哭非其私”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责任,作为州府的领导者,面对徐本麟的离世,感到无力挽回,内心的悲痛并非仅为个人所有,而是对整个社会、对失去这样一位杰出人物的集体哀伤。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也反映了对社会公正与人性光辉的思考,以及对领导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