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烟啼鸟各忻然,一枕山篱又几年。
不可奈何天有命,久当已矣世无缘。
跨牛仰面自横笛,骑鹤缠腰那办钱。
芦苇秋声石桥月,只餐荷气亦成仙。
野烟啼鸟各忻然,一枕山篱又几年。
不可奈何天有命,久当已矣世无缘。
跨牛仰面自横笛,骑鹤缠腰那办钱。
芦苇秋声石桥月,只餐荷气亦成仙。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野烟啼鸟各忻然”设定了一个春日悠闲的景象,接着“一枕山篱又几年”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选择了与世隔绝、长期隐居于山中的心境。
中间两句“不可奈何天有命,久当已矣世无缘”,是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于无法改变的人生轨迹的认可。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与解脱。
接下来的“跨牛仰面自横笛,骑鹤缠腰那办钱”则展现了诗人在山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似乎也蕴含了一种对世俗纷争的漠视与超越。
最后两句“芦苇秋声石桥月,只餐荷气亦成仙”,则是对山中自然景观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通过与大自然的沟通达到心灵净化和精神升华的愿望。这里的“亦成仙”并非字面上的成仙,而是一种比喻,意味着诗人在这宁静与孤独中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尘嚣的一种逃避态度,以及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越的深刻愿望。
堂前双桂树,堂上双樽酒。
太湖一曲住者谁,淮南秋色落君手。
使君潇洒豪且贤,东方千骑何翩翩。
一日上书抛紫绶,走种阳羡山间田。
山田种秫收不薄,荆溪如画堪行乐。
桂花已见湖上开,桂子还闻月中落。
月中清影碧天秋,花下斑衣对白头。
陶令归来浑是醉,徐卿老去百无忧。
不见玄都观里桃,不见灞陵桥畔柳。
桃花吹作素衣尘,柳色歌残行客口。
谁能向桂花树下日陶然,万斛天香近酒边。
燕山五枝君不羡,蒋家三径益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