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碧轩中好赋诗,天心水面少人知。
试看风月双清处,正在波澜未动时。
澄碧轩中好赋诗,天心水面少人知。
试看风月双清处,正在波澜未动时。
这首诗以“澄碧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澄碧轩中好赋诗”,点明了地点和活动,暗示了诗人在此地创作的灵感与心境。次句“天心水面少人知”,通过“天心”二字,赋予水面以深邃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此处的幽静与罕有人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接着,“试看风月双清处”,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美感,将“风”与“月”作为自然界的两种元素,与“清”相融合,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清新,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高洁。最后,“正在波澜未动时”,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波澜未动”与前文的“风月双清”相呼应,强调了此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故事或情感的波动,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澄碧轩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深情寄托,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文者道之器,诗者文之精。
世儒失本原,谓以一枝鸣。
仆昔颇好学,不与时俗并。
始求为已事,中胡济物情。
静与古月俱,动与秋阳行。
先圣此从容,风流被后生。
身世两相违,淹留竟何成。
一丘聊自适,万化争逢迎。
天地露根柢,动植陈性情。
日月显处妙,鬼神隐中明。
老佛既恍惚,诸子亦纵横。
兴衰杂今古,忧豫难悉平。
时买白玉板,写此朱丝声。
似被天公嗔,魑魅出见惊。
秋霜下黄叶,春风自抽萌。
兰花待春风,深林含芳馨。
属闻贤别驾,古学兼韶韺。
仍闻吐佳句,气挟苏州清。
今朝别柴扉,匪敢投公卿。
臭味略相似,长松与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