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南曲八首·其五》
《江南曲八首·其五》全文
唐 / 刘希夷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舣舟乘潮去,风帆振早凉。

潮平见楚甸,天际望维扬。

洄溯经千里,烟波接两乡。

云明江屿出,日照海流长。

此中逢岁晏,浦树落花芳。

(0)
注释
舟:船只。
潮:潮汐。
振:振动, 振动起来。
楚甸:古代楚国地区。
维扬:古称扬州。
洄溯:逆流而上。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
两乡:两个家乡。
云明:云层清澈。
浦树:水边的树木。
花芳:花香。
翻译
我们乘着潮水启程,早上的凉风吹动船帆。
水面平静,能看见远处的楚地,天边是向往的维扬城。
逆流而上,行程千里,烟雾与波涛连接着两个故乡。
云彩明亮,江中小岛显现,阳光照耀下,海流显得更长。
在这时年终岁尾,河岸的树木飘落着花香。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充满了动人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开篇“舣舟乘潮去,风帆振早凉”两句,既展示了行者乘船随着潮汐前进的景象,也传递出了一种清新的感觉。接下来的“潮平见楚甸,天际望维扬”描绘出了水面宽广、视线开阔的壮丽画面,读者仿佛能看到那一片片开阔的水域和远处的地平线。

“洄溯经千里,烟波接两乡”则是对长途旅行的一种描绘,这里的“洄溯”指的是河流的曲折,“烟波”则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而“两乡”的提及,则让人感受到行者跨越了不同的地域,体验到了不同地方的人文风情。

“云明江屿出,日照海流长”这两句,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抒写。这里的“云明”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江屿”则是江中的小洲,通过“日照海流长”的描述,可以想象到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大海上的壮丽景色。

最后,“此中逢岁晏,浦树落花芳”则是一种对时光流转与自然界变化的感慨。这里的“逢岁晏”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而“浦树落花芳”则是对春天景象的一种描绘,通过花瓣纷飞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自然美好的感悟。

作者介绍
刘希夷

刘希夷
朝代:唐   字:延之(一作庭芝)   籍贯: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   生辰:约651年-约680年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猜你喜欢

幽居遣怀

百年身已任浮沉,但得幽居不厌深。

鹤立庭阶花寂寂,莺声池馆柳阴阴。

看书消豁三竿日,琢句驱驰一寸心。

莫为无才人所弃,携壶野逸自相寻。

(0)

严陵道中·其五

漠漠春云暗钓台,云拖雨脚过山来。

客中心事深于海,小立东风看落梅。

(0)

梅花·其二

月淡霜清驿路长,一枝春信到江乡。

西山饿死魂犹瘦,洛浦仙游佩亦香。

(0)

心耻奉檄

日月孔兼孟,尘埃申与韩。

合于三尺法,行矣一分宽。

火伞不遮热,冰壶独枕寒。

平反了无几,足迹略高安。

(0)

题林司户寒斋

高绝寒斋虽未到,但观名扁定非虚。

连床夜语炉无火,四壁秋声案有书。

要与西塘同苦淡,更容东野伴萧疏。

区区粗得归闲趣,每见高风愧不如。

(0)

送无言和尚赴枫林

祸兮不入慎家门,除是知恩解报恩。

只用五峰曾中底,要人吐了要人吞。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