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览古十四首·其五》
《览古十四首·其五》全文
唐 / 吴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吾观采苓什,复感青蝇诗。

谗佞乱忠孝,古今同所悲。

奸邪起狡猾,骨肉相残夷。

汉储殒江充,晋嗣灭骊姬。

天性犹可间,君臣固其宜。

子胥烹吴鼎,文种断越铍。

屈原沈湘流,厥戚咸自贻。

何不若范蠡,扁舟无还期。

(0)
注释
采苓什:《采苓》,出自《诗经》,这里借指反映社会不良现象的诗歌。
青蝇诗:比喻毁谤或谗言的诗歌。
谗佞:说坏话、谄媚奸邪的人。
忠孝:忠诚与孝顺,传统美德。
骨肉相残夷:亲人之间的残害。
汉储殒江充:指西汉时,江充诬陷太子刘据,导致其自杀的事件。
晋嗣灭骊姬:指春秋时期,晋献公宠妃骊姬设计害死太子申生等事件。
天性:人的自然本性。
君臣固其宜:君臣之间的关系本应牢固不变。
子胥烹吴鼎: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后被吴王夫差赐死,传说尸体被投入大锅煮。
文种断越铍:文种,春秋时越国大夫,助勾践灭吴后,被赐剑自尽。
屈原沈湘流: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因政治失意投汨罗江自尽。
厥戚咸自贻:他们的悲伤都是自己招致的。
何不若范蠡:为何不效仿范蠡?。
扁舟无还期:乘坐小船远走高飞,不再归来。范蠡助越王勾践复仇后隐退,泛舟五湖。
翻译
我读到《采苓》这首诗,又想起那哀叹青蝇的诗篇。
诽谤和奸佞扰乱了忠诚与孝道,这是从古至今共同的悲哀。
邪恶源自狡诈与奸猾,亲人之间相互残害。
汉朝太子因江充而丧命,晋国继承人被骊姬所灭。
天性或许能被离间,但君臣之义本应稳固。
伍子胥在吴国被煮杀,文种助越后被赐死。
屈原投汨罗江而亡,他们的悲伤都源于自身的选择。
为何不像范蠡那样,乘一叶扁舟,从此没有归期。
鉴赏

这是一首反映历史兴衰和君臣关系的诗,语言凝炼,意蕴深长。开篇即以“采苓”与“青蝇诗”为喻,表达了对古今忠良遭受谗言、忠孝难保的共同哀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抨击奸邪小人之间的狡猾相残,以及骨肉相继的悲剧。

接着,诗人引出历史上的例子,如汉朝的储江充、晋朝的骊姬等,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残酷无情。然而,即便在这样的黑暗中,“天性犹可间”一句透露出一线光明,表明君臣之间仍应保持其本来的道德关系。

随后又提及历史人物,如子胥烹吴鼎、文种断越铍等,以此强调忠良之士的悲惨命运。屈原沉湘流则是对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赞美,反映了诗人的胸襟和情怀。

最后,“何不若范蠡,扁舟无还期”一句,则是在提倡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世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借古讽今的手法,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与高尚的情操。

作者介绍

吴筠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示大儿峡州签书判官

看儿遥宦离吾身,吏在廉平稳问津。

积世衣冠当报国,随时禄秩莫忧贫。

周旋同列防猜忌,出入其间节怒嗔。

满眼江湖是三峡,堂堂祖业有偏亲。

(0)

赠蔡八

休论南渡恐伤神,岁月推迁少此人。

已解捐躯言国事,可能忘命扫边尘。

贾生痛哭初何意,壮士长歌岂隐沦。

我在玉溪徒自老,杜门今度几秋春。

(0)

时子其泊城外姚寺因问讯之

隔河城里扑京尘,占得僧窗景自新。

酒泛椒花知逼岁,瓶簪梅蕊欲争春。

乾坤可是无閒客,湖海元非有旅人。

老去壮心空不已,雪花垂地雨尤真。

(0)

瑞竹寺

白云夜伴岩扉宿,虚籁幽幽意自春。

回首驱驰因薄宦,平生萧散本閒人。

风摧老木岚光静,霜逼早梅天气新。

眼底明朝更清绝,便成西去也逡巡。

(0)

题新居

泉石堂前四十秋,青山横北水西流。

萧萧木叶下高树,寂寂河梁浮小舟。

喜有诗人寻胜迹,可无閒客共清游。

翛然更占南屏曲,应待我来盟白鸥。

(0)

江西赵漕送丞相行状索挽诗·其一

叹息经邦志,恢洪发大魁。

两宫传眷赏,诸老竞招徕。

雨露铨衡际,风云史馆开。

宗英图一相,盛事却生哀。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