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圣容》
《谒圣容》全文
唐 / 浑惟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法雨震天雷,祁山一半颓。

鳞鳞碧玉色,寂寂现如来。

缧髻从烟合,圆光满月开。

从兹一顶谒,永劫去尘埃。

(0)
翻译
法雨震动天雷,祁山仿佛半崩塌。
层层碧玉般的色彩,寂静中显现如来的形象。
发辫融入袅袅轻烟,圆满的光芒如同满月展开。
从此一心顶礼膜拜,永远摆脱尘世的污垢。
注释
法雨:比喻佛法如雨滋润众生,也指佛祖的教化之力。
祁山:古代地名,这里可能象征佛教中的崇山峻岭。
鳞鳞:形容碧玉般色彩的闪亮。
寂寂:形容寂静无声。
缧髻:古代妇女的发髻,这里可能象征佛像的头部。
圆光:佛教中指佛光,神圣的光辉。
谒:拜见,礼拜。
永劫:佛教中指无尽的时间,永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佛教主题的神圣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宗教意象的精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佛祖如来的崇拜之情。

"法雨震天雷,祁山一半颓。"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宏大的场景,法雨可能指的是佛法的普降,而“震天雷”则是自然界中最强烈的声音象征,祁山一半颓,则描绘出一种超越凡尘、接近神圣境界的壮观。

"鳞鳞碧玉色,寂寂现如来。" “鳞鳞”形容光彩闪烁,而“碧玉色”则是极致美好之物的颜色,用以形容佛祖如来的祥和神态。“寂寂”一词传达了一种宁静无为的境界,显现出如来超脱尘世的圣洁。

"缧髻从烟合,圆光满月开。" 这两句则是对佛祖头顶光环的描绘,“缧髻”形容头发或装饰物散乱而美好,“从烟合”则可能暗示着某种神秘力量的汇聚。而“圆光满月开”则进一步强化了如来超凡脱俗、圣洁无比的形象。

"从兹一顶谒,永劫去尘埃。" 最后两句中,“从兹”意为自此,“一顶谒”可能指的是对佛祖的顶礼或供奉,而“永劫去尘埃”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这种崇拜达到超脱世间烦恼、获得永恒净化的心愿。

总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自然美与宗教崇敬,展现出一种追求精神升华的主题。

作者介绍

浑惟明
朝代:唐

生卒年、字里不详。玄宗天宝末为永王李璘部将。肃宗至德元载(756)十二月,随李璘趋广陵。次年初,率兵攻吴郡采访使李希言,兵败后奔江宁。事迹见《旧唐书·永王璘传》。敦煌遗书伯三六一九录存浑惟明诗4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二

夜深宝气满山头,玛纳斯南半紫镠。

两载惊心驰羽檄,春冰消后似防秋。

(0)

潮中独立松为雷廷亮题

潮溅龙鳞海眼空,风涛总与夜声雄。

更怜独立真谁友,肯遇秦皇草次封。

(0)

送苏伯诚提江西学

翼翼滕王亭子东,他年骑马定逢公。

离群太急非嫌冷,去国无名为发蒙。

遇有閒时游鹿洞,试于清夜瞰鲛宫。

凤池才隔三千里,影影银河一水通。

(0)

荣寿为姚治中母作

鲎鱼背有帆,鳄鱼尾有黏。

比目潜有鳜,比翼飞有鹣。

吐楼有妖蜃,献胆有巨蚺。

昆崙黑如漆,束缚充家阉。

此皆海邦人,惯见行已厌。

为官得州县,有若堕井蟾。

纵能协阴光,何异钻泥鲇。

遂令中人资,唾手母推缣。

罢归实为幸,配窜理不嫌。

姚宗重华胄,行义世有砭。慈母挥使去,麻衣白??。

王畿万人魁,信以手所拈。

胡为倅一郡,大刀屈为镰。

笑谈呼吸间,了不伤锋铦。

仅饮抚之水,屡罄米与盐。

帝念贤倅母,推封表其廉。

进官列三辅,告归舌真甜。

母老念儿远,儿廉思母严。

潮阳十万家,富者垂珠帘。

海错供母馔,龙脑熏帷幨。

何如太安人,岩岩为具瞻。

(0)

黎乾兆归寿母蟠桃图诗

骏缰络卑枝,荼垒巢上干。

天鸡立高颠,用口作昏旦。

蠕蠕群动间,机息肯汗涣。

开华与结实,纳甲刚百换。

累累缀星曜,终海枯石烂。

狡儿饥欲偷,耄王空扼腕。

堂前忽见之,眼眩杂花乱。

遂疑渝之源,脉与昆崙贯。

借君报主身,白日生羽翰。

飞归拜堂下,修爵进无算。

更祈三青鸟,母徒邈云汉。

常立堂东西,如立王母畔。

(0)

陇西阎大参山居四咏寒泉濯足·其一

孔不饮盗吴饮贪,饮狂国人狂正酣。

沁寒漱齿齿锋利,公以濯足吾不谙。

岂遭十日烁下土,躯壳焦缩皮毛燂。

因思层冰赤脚踏,冰山多险不可探。

牛蹄濙濙可在眼,一冷著骨毛毵毵。

夜眠如腊绝垢腻,只此可寄僧伽龛。

沧浪渔父怨肿湿,妙道肯向庸庸谈。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