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黄沙路,萧萧欲断魂。
天涯多少恨,况乃近黄昏。
匹马黄沙路,萧萧欲断魂。
天涯多少恨,况乃近黄昏。
这首诗《薄暮》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描绘了一幅苍凉而深沉的画面。首句“匹马黄沙路”,以“匹马”与“黄沙路”构成鲜明对比,马匹孤独地行走在漫漫黄沙之上,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彷徨。次句“萧萧欲断魂”,通过拟声词“萧萧”形象地描绘出风声或马蹄声的凄厉,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仿佛连自然界的声响都承载着主人公的哀愁,几乎要将他的灵魂撕裂。
接着,“天涯多少恨”,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绪和情感,天涯海角的广阔空间里,蕴含着无数的遗憾与痛苦。这不仅是对旅途遥远的感叹,更是对人生经历中种种不如意的感慨。最后,“况乃近黄昏”,在时间的流逝中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悲凉感。黄昏时刻,光线逐渐黯淡,自然界的变化似乎也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终将到来的夜晚,使得原本就沉重的情绪更加沉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旅程和复杂情感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