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崖列岫郁相连,兜率楼台际碧天。
飞鸟已还秋色里,疏钟犹在夕阳边。
溪桥缓辔官人马,野饭惟梢客子船。
记得宦游逢此景,披图不觉思茫然。
回崖列岫郁相连,兜率楼台际碧天。
飞鸟已还秋色里,疏钟犹在夕阳边。
溪桥缓辔官人马,野饭惟梢客子船。
记得宦游逢此景,披图不觉思茫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中的宁静画面。首联“回崖列岫郁相连,兜率楼台际碧天”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连绵起伏的山峦与高耸入云的楼台,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接着,“飞鸟已还秋色里,疏钟犹在夕阳边”两句,通过鸟儿归巢和钟声悠扬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宁静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颈联“溪桥缓辔官人马,野饭惟梢客子船”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物活动,描绘了官吏与客人在溪桥上缓缓前行,享受着自然风光的情景,以及他们在野外用餐的场景。这种对人物行动的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也增添了生活气息。
尾联“记得宦游逢此景,披图不觉思茫然”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感慨。他曾经在这样的景色中游历,如今再次看到这幅画,不禁思绪万千,可能想起了过去的岁月、旅途中的见闻或是对生活的某种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去年春正月,南泛彭城舟。
今岁值秋暮,北上溯长流。
踪迹信往复,景物惬观游。
风寒堤柳落,波减岸石稠。
白见高城堞,苍出远山丘。
何处戏马台,彷佛燕子楼。
化迁无停轨,事往不可求。
陈迹竟泯泯,虚名但悠悠。
览今亦怀昔,发声遂成讴。
丹毂既云饰,翠盖亦时张。
驷马复在驭,鸾和自鸣锵。
执绥者谁子,升车气扬扬。
回旋逐水曲,驰骋登周行。
行人为之辟,谁不羡辉光。
胡取覆餗诮,而置郜鼎章。
轮舆虽云美,致寇安可量。
所以大易辞,负乘著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