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寅闰五月七日偕沈琛笙、徐蕴山赴菽庄诗社;夜发芗江,晓至江东桥趋谒黄石斋先生讲堂·其二》
《甲寅闰五月七日偕沈琛笙、徐蕴山赴菽庄诗社;夜发芗江,晓至江东桥趋谒黄石斋先生讲堂·其二》全文
清 / 许南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江东桥上望,山上邺山堂。

道学无馀子,先生有瓣香。

艰难丁末造,阅历冷沧桑。

偶话前朝事,勾陈勿起芒。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许南英在清末民初时期的一次访贤之旅,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首联“江东桥上望,山上邺山堂”,以“望”字开篇,点明地点,暗示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瞻仰。江东桥与邺山堂,既是地理上的具体地点,也隐喻着历史的过往与文化的传承。

颔联“道学无馀子,先生有瓣香”,表达了对黄石斋先生的崇敬之情。这里的“道学”不仅指学术上的成就,更蕴含着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的赞美。“无馀子”强调了黄石斋先生在道学领域中的卓越地位,而“有瓣香”则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如同供奉香火一般。

颈联“艰难丁末造,阅历冷沧桑”,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革。丁末造指的是清朝末年,一个充满变局的时代。这一联通过“艰难”与“冷沧桑”的对比,展现了时代的残酷与变迁的无情。

尾联“偶话前朝事,勾陈勿起芒”,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偶然提及,以及对过往的尊重与怀念。通过“偶话”二字,诗人将自己置于历史的旁观者位置,同时又流露出对历史人物及故事的深深兴趣与感慨。最后一句“勾陈勿起芒”可能暗含了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提醒人们在回顾历史时应保持客观与理性,避免过度渲染或夸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怀旧之作。

作者介绍
许南英

许南英
朝代:清

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台湾安平人,号蕴白,别号“窥园主人”和“留发头陀”。台湾安平,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市。许南英作为台湾历史上第二十五位进士,他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际遇。他遭遇国土沦丧之痛,切身体会清朝官场的腐朽,也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他的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手中的笔也时时捕捉时代的脉搏。他留下的诗集《窥园留草》记录了时代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武皇巡幸歌·其四

年少羽林郎,严冬较猎忙。

旌旗开御道,剑戟拥长杨。

飞去五花马,射来双白狼。

中官传赐酒,甲胄拜君王。

(0)

红线诗五首·其五

金银宫阙是侬家,暂插鸾钗拂鬓鸦。

一逐孤云天外去,朱门空锁碧桃花。

(0)

入直左掖中贵乞诗有作

两朝出入有辉光,五夜疏钟漏未央。

万树宫花歌宝扇,千门御柳映明珰。

心如碧草生金辇,身是红云近玉皇。

一样人间明月色,惯于天上听《霓裳》。

(0)

独石行

独石城南一片石,突兀霜空削如壁。

古松屈铁盘云根,紫翠千峰莽相射。

陆海俄翻滟滪堆,流沙直接昆仑脉。

奇标眼底不常见,谁其置之巨灵迹。

初拟吾家博望机,驱来未信祖龙策。

憾慨长歌《出塞》篇,抚膺对此怀今昔。

犹忆风尘己巳年,六飞曾狩犬羊天。

于时此石岂无恙,苍苔翠壁俱腥膻。

猗欤我皇神且武,岁岁称臣左右贤。

属者问罪五单于,遂令气色回山川。

居胥姑衍杳何许,勒将此石卑燕然。

自古御戎不足齿,赫赫威灵有明始。

十年稽颡方未央,从兹何得言骄子。

不佞惭称锁钥臣,尔也砥柱长如此。

万古岩岩北蔽胡,石乎石乎吾与尔。

(0)

能将映地复飞空,冷色遥清石上松。

千载已无人洗耳,祇应流入乱山中。

(0)

送王明善

威凤集珍条,积风限高翔。

巨鲲志江海,尺泽焉足量。

懿兹中林士,敷文聊颉颃。

块然寡徒偶,举足蹈峻防。

伸眉竟何阶,念之郁中肠。

抑我同心欢,乖离越他乡。

他乡三千里,道狭草木长。

白露浩已盈,但恐沾衣裳。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