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别已复久,此怀谁与明。
书来慰吾意,诗重识君情。
放鹤惜未到,飞鸿今尚横。
何由一随汝,端为薄浮名。
向别已复久,此怀谁与明。
书来慰吾意,诗重识君情。
放鹤惜未到,飞鸿今尚横。
何由一随汝,端为薄浮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冲之所作,和虞道二十三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通过书信和诗词来传递彼此的情感。
"向别已复久,此怀谁与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没有见到亲友,内心充满了对他们的思念。"此怀" 指的是诗人的心中所怀抱的深情,而"谁与明" 则是询问在这漫长的别离中,有谁能真正理解诗人的心意。
"书来慰吾意,诗重识君情。" 这两句描绘了书信和诗词作为传递情感的媒介,能够抚慰诗人内心的忧伤,同时也让彼此之间的情谊得以加深。"书来" 指的是收到了远方亲友的书信,而"诗重识君情" 则表明通过诗词,双方都能重新认识对方的心意。
"放鹤惜未到,飞鸿今尚横。"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书信在途中的景象,"放鹤" 比喻着书信像鹤一样穿梭于天际,而"飞鸿今尚横" 则形容远处传来的信息如同鸿鹄的足迹,虽然已经很近,却仍未到达。
"何由一随汝,端为薄浮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随着书信一同前往,哪怕是虚幻的名义也好。"何由" 表示疑问,而"一随汝" 则是诗人的愿望,即便随着这封书信离去;"端为薄浮名" 强调了这种愿望即使是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名字,也在所不辞。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深厚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书信和诗词作为传递心意媒介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