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贯道江山平远图》
《江贯道江山平远图》全文
元 / 虞集   形式: 古风

江参去世二百年,翰墨零落多无传。

人间几人写山水,谁能意在挥毫前。

昨见石林旧家物,春雷叠嶂初破墨。

我和叶诗颇豪放,三者相望都突兀。

险危易好平远难,如此千里数尺间。

高云舒卷非散地,丽日照耀皆名山。

我持美脯酒一斗,墨汁盈盘可濡首。

江生精神作此山,向山呼生当至否?

高秋银汉天无云,帷中泠然来夜分。

黄茅岭头华盖顶,画我独访浮丘君。

(0)
鉴赏

《江贯道江山平远图》是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名为“江山平远图”的画作,展现了其对艺术与自然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诗中首先提到江参去世已逾二百年,墨迹零落,难以寻觅,引出对艺术传承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出疑问:在众多擅长山水画的艺术家中,谁能在挥毫之前就将意境融入笔端?随后,诗人展示了自己与友人叶诗的豪放风格,并赞叹这幅画作在三者作品中的独特之处。诗中强调了山水画中“险危易好,平远难求”的艺术挑战,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千里江山的壮阔景象。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画中云烟的流动与阳光的照耀,赋予山水以生命与活力,使名山大川仿佛触手可及。最后,诗人以自己的行动——携美酒与墨汁,准备沉浸于这幅画作之中,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诗中还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浮丘君,寓意着对艺术境界的向往与探索。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江山平远图”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过程的独特见解和深邃思考,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追求。

作者介绍
虞集

虞集
朝代:元   字:伯生   号:道园   生辰:1272~1348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猜你喜欢

山间杂题

外合中函四顾平,大明东出月西生。

莫言直上难回首,千仞峰头踏地行。

(0)

题道士陈玉京奉旨降香卷

代祀霍山羞璧币,退归玉笥卧烟霞。

洞天明月一双鹤,涧水碧桃千树花。

宝匣藏龙腾紫气,药炉伏火养丹砂。

长生有道谁能似,岁岁朝元玉帝家。

(0)

丁御史枉顾山房不遇留题而去依韵奉谢

山中朝来涧水平,黄梅雨歇松风清。

仙翁采药久忘世,野人卜居聊治生。

耕烟閒放草间犊,伐木喜闻林外莺。

绣衣枉驾失迎候,赖有小儿知姓名。

(0)

文彬借前韵见示用隐居之兴答之

布衣长日坐松风,肥遁惭无济世功。

海上欲寻蓬岛去,花间疑与武陵通。

烟霞碧嶂群仙府,风雨苍苔一亩宫。

多谢吾宗频顾问,儒生今学采芝翁。

(0)

登群玉峰

群玉有佳处,登临谐宿心。

千岩互隐见,万木含阴森。

极目小天地,旷怀无古今。

临风一长啸,孤鹤下遥岑。

(0)

彭中和有赠松林墨兰一幅许以贶余余因故以墨梅先之既而中和赐报以诗遂次韵复之

往年看花落春后,金茎琪树山中少。

江上老梅回瘦枝,写入山窗自妍好。

君家雪壁宜挂之,繁花不逐东风老。

共怜缟袂染缁尘,何惜浮云翳晴昊。

闻君旧贮书画多,松林墨兰香未磨。

夺取锦袍吾岂敢,缠绵正好如松萝。

常笑虎头每痴绝,不见人间鸿爪雪。

何当来往玩心情,梅有高标兰有德。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