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襟期与世违,布袍时复傲轻肥。
为寻无忌栖梁苑,曾吊灵均入秭归。
苜蓿花寒天马病,神仙字老蠹鱼饥。
晴窗检点奚囊句,风月年年有是非。
少小襟期与世违,布袍时复傲轻肥。
为寻无忌栖梁苑,曾吊灵均入秭归。
苜蓿花寒天马病,神仙字老蠹鱼饥。
晴窗检点奚囊句,风月年年有是非。
这首清代诗人潘问奇的《秋兴》描绘了主人公早年的特立独行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首句“少小襟期与世违”,表现了他少年时期就与世俗的追求有所不合,穿着简朴的布袍,时常展现出不拘小节的傲骨。第二句“布袍时复傲轻肥”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这种清高性格。
接着,诗人通过“为寻无忌栖梁苑,曾吊灵均入秭归”的典故,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向往和对古代贤者的敬仰。"无忌"暗指不受拘束,"梁苑"象征贵族生活,而屈原的遭遇则寓言了志士的不幸,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和理想寄托。
“苜蓿花寒天马病,神仙字老蠹鱼饥”一句,借天马因环境凄冷而病弱,以及书籍被虫蛀的景象,寓言了自己在困顿中坚守理想,感叹时光流逝,才华可能被忽视或湮没。
最后,“晴窗检点奚囊句,风月年年有是非”收束全诗,诗人独自在晴朗的窗前翻阅旧作,感叹岁月如梭,人事变迁,即使风月美景依旧,世间的评判和纷争却从未停止。
整体来看,《秋兴》以个人经历和典故抒发了诗人对理想、才情和世态的感慨,展现了其深沉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