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猛烈心,出处每犹豫。
或同燕雀栖,或逐枭鸾翥。
向焉固非就,今者孰为去。
去就本一途,何用独多虑。
但虑末代下,事事古不如。
从今便束装,移入醉乡住。
醉乡固云乐,犹是生灭处。
何当乘物化,无喜亦无惧。
我无猛烈心,出处每犹豫。
或同燕雀栖,或逐枭鸾翥。
向焉固非就,今者孰为去。
去就本一途,何用独多虑。
但虑末代下,事事古不如。
从今便束装,移入醉乡住。
醉乡固云乐,犹是生灭处。
何当乘物化,无喜亦无惧。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和陶渊明杂诗(其四)》,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矛盾心态和对超脱之境的向往。首句“我无猛烈心,出处每犹豫”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彷徨,他没有强烈的追求或激烈的欲望,对于出世入世的选择常常感到犹豫不决。接下来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或随燕雀平凡度日,或如枭鸾追求高远,暗示了他对两种生活方式的权衡。
“向焉固非就,今者孰为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选择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他质疑过去的决定,又不确定现在的选择是否正确。然而,他认识到出世入世虽有分别,本质上都是人生道路的一部分,“去就本一途,何用独多虑”。
诗人接着担忧的是社会风气的衰落,“但虑末代下,事事古不如”,他忧虑现代社会的道德沦丧,不如古代淳朴。因此,他决定“从今便束装,移入醉乡住”,选择逃避现实,沉醉于酒乡之中,享受片刻的解脱。
然而,即使是醉乡,也只是生死轮回中的一个阶段,“醉乡固云乐,犹是生灭处”。诗人明白,即使在醉乡,仍有生老病死的无常。最后,他期盼能“何当乘物化,无喜亦无惧”,达到与自然合一,超脱生死的境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思熟虑,以及对超脱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无奈。
三严望仗正徘徊,曙色盈盈正殿开。
青琐侍香扶日出,紫云护阙拥山来。
班联鹓鹭仙官舞,影动龙蛇淑气催。
禁秘天颜常咫尺,小臣愿进万年杯。
枢机巧对辩,善诱令心伏。
八水润焦芽,三明启瞽目。
来问各不同,詶答皆芬郁。
冀舍四龙惊,亦除二鼠逼。
意树发空华,心莲吐轻馥。
喻此沧海变,譬彼庵罗熟。
妙智方缛锦,词深同雾縠。
善学乖梵爪,真言异鍱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