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忘自念犹伤逝,难洗馀哀那入禅。
味简多生宁有债,把诗过日岂非天。
僵蝉咽断繁霜后,瘦菊魂销细雨前。
一念嵯峨妨学道,傥看射虎未残年。
早忘自念犹伤逝,难洗馀哀那入禅。
味简多生宁有债,把诗过日岂非天。
僵蝉咽断繁霜后,瘦菊魂销细雨前。
一念嵯峨妨学道,傥看射虎未残年。
这首诗是陈曾寿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的《八月十一日生日偶作》。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哀思,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联“早忘自念犹伤逝,难洗馀哀那入禅。”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努力忘记过去,但内心深处仍难以摆脱对逝去时光的哀伤,即便是修行入禅也无法彻底洗净这份余哀。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
颔联“味简多生宁有债,把诗过日岂非天。”诗人认为生活中的简单与平淡,并非是债务的累积,而是自然的生活状态。他以“把诗过日”来表达自己通过诗歌来度过每一天的生活态度,似乎在说,这样的生活就是上天赋予他的最好礼物。
颈联“僵蝉咽断繁霜后,瘦菊魂销细雨前。”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僵蝉在严霜之后发出微弱的声音,瘦菊在细雨来临之前凋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界的无情。然而,这种描述也暗示了生命虽短,却有着其独特的美丽与价值。
尾联“一念嵯峨妨学道,傥看射虎未残年。”诗人反思自己的一个念头可能阻碍了追求更高境界的道路(学道),但他又乐观地期待在未至老年时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如射虎一般,充满挑战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和自我超越的深刻思考。
狂药非佳味。问当时、七贤因甚,但思沉醉。
曹马递兴皆乱贼,魏晋何君可事。
算惟有、酒杯堪对。
枕曲餔糟张白眼,看俗流、群奉丕昭帝。
佯作达,岂无意。甘心埋照应非易。
笑山王、尚留遗憾,始同终异。
守志五君长不变,嵇阮向刘而已。
仗一节、尽能传世。
光禄诗篇高咏罢,度红酣、斜日霜林里。
清戛玉,竹风起。
弭节萧帝寺,驱车成子冈。
莽卉翳涂泥,霖雨沾衣裳。
跻攀踰百寻,险滑步寸量。
生公不可见,雨花空此堂。
当时听说法,神鬼久已藏。
烟云渺无穷,凄风来我旁。
山川万邑屋,所见未毫芒。
驾言吾将归,重劳徒御将。
迟明羲与和,宇宙观暄旸。
安行凌太虚,旷朗观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