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伯氏墓下》
《伯氏墓下》全文
宋 / 叶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敬长于今我独亡,转头惊见十飞霜。

心乎爱矣兄如在,陟彼冈兮木已苍。

直喜克家犹有子,回思疗疾苦无方。

伏波不忍离坟墓,泪洒归舟重感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ǎishìxià
sòng / yīn

jìngchángjīnwángzhuǎntóujīngjiànshífēishuāng

xīnàixiōngzàizhìgāngcāng

zhíjiāyóuyǒuhuíliáofāng

rěnfénlèiguīzhōuzhònggǎnshāng

翻译
如今只有我独自敬奉长辈,猛然回头却已白发满头。
心中深爱着你,哥哥仿佛仍在,攀登山冈,树木已显苍老。
欣喜家中还有儿孙能继承家业,回想治疗疾病却无良方。
想起伏波将军不愿离开亲人的陵墓,泪水洒落归舟,再次充满悲伤。
注释
敬长:尊敬长辈。
独亡:独自一人。
十飞霜:满头白发。
兄如在:哥哥似乎还在。
陟彼冈:登上山岗。
木已苍:树木已经苍老。
克家:能继承家业。
疗疾:治疗疾病。
无方:没有良策。
伏波:指伏波将军(古代名将马援)。
坟墓:陵墓。
归舟:归乡的船只。
感伤:悲伤。
鉴赏

此诗乃宋代女词人叶茵所作,名为《伯氏墓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悲凉与怀念之情。

首句“敬长于今我独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和自我的孤独感受。“转头惊见十飞霜”则描绘了一片凄清的墓地景象,霜花在寒冷中悄然降临,让人不禁生出一种生命易逝、时光荏苒之感。

“心乎爱矣兄如在”,作者的心中依旧保留着对已故亲人的深厚爱恋,仿佛他们仍在身边。紧接着,“陟彼冈兮木已苍”一句,通过攀登墓冈、树木浓荫的景象,强化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消亡的主题。

“直喜克家犹有子”,诗人心中虽有喜悦,因为家族尚有后代可以延续,但这种喜悦又转瞬即逝,随之而来的是“回思疗疾苦无方”的哀伤与无奈。作者面对亲人的离去,无力回天,只能在悲痛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最后,“伏波不忍离坟墓,泪洒归舟重感伤”,诗人难以割舍与亡者的情感,不愿离开那个充满记忆和哀思的地方。泪水随着归途中摇曳的船只而落下,表达了深沉的悲痛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叶茵通过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鲜明的意象,将墓地凄凉与个人哀思巧妙地融合,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生离死别时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叶茵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吴江笠泽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猜你喜欢

偈十三首

咄咄,何似生,穿云俊鹘摩青天。
抬眸一顾十万里,林间钝羽空忙然。
求解会,著言诠,还同日午打三更。
争如一句声前荐,独向毗卢顶上行。

(0)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云门一棒,高峰三拜。
一家不如一家,各自保守疆界。

(0)

偈颂六十八首

秘魔老儿,擎个叉子,不肯放下。
灵山这裹,净躶躶,赤洒洒,没可把。

(0)

拈古十四首

闻声悟道,见色明心。
林鸩砧,井底种林擒。

(0)

赞朝阳穿破衲待月了残经

一衲三冬,千针万线。
日影上三竿,眼力增一半。

(0)

偈六首

真空不空,寥寥无影树头月。
真色非色,隐隐不萌枝上花。
威音路外芬芳,凤无依倚。
空劫已前照耀,鹤不停机。
更须一色功圆,便得同中有异。
同中异,直下承当休拟议。
夜来明月照芦花,鹤鹭并头踏雪睡。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