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俗除夕门设纸虎祭以鸭焚之谓可厌煞余名之曰焚虎元夕女子偷折人家花枝谓异日可得佳婿余名之曰窃花往时在京师作梦树堂花二诗谓事极韵且可举以为偶也今兹将毋同因赋四绝句》
《台俗除夕门设纸虎祭以鸭焚之谓可厌煞余名之曰焚虎元夕女子偷折人家花枝谓异日可得佳婿余名之曰窃花往时在京师作梦树堂花二诗谓事极韵且可举以为偶也今兹将毋同因赋四绝句》全文
清 / 范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阶前金薄印于菟,燃虎焚香达九衢。

好趁春前辟虚耗,新年事事要欢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除夕夜的习俗与诗人对这些习俗的独特见解。诗中的“阶前金薄印于菟”描绘了门前装饰的场景,使用了“金薄”和“于菟”这样的词汇,增添了华丽与神秘感。“燃虎焚香达九衢”则描述了焚烧象征性的“虎”来祈求吉祥,香气飘散至远方的情景,体现了人们对于新年的美好愿望。“好趁春前辟虚耗,新年事事要欢娱”,表达了人们在新年到来之际,希望去除不好的事物,迎接充满欢乐与祥和的新年。

诗中还提到了“台俗除夕门设纸虎祭以鸭焚之谓可厌煞余”,描述了地方风俗中在除夕之夜设置纸制的老虎并焚烧鸭子,以此来驱邪避凶的传统习俗。诗人对这一习俗进行了幽默的解读,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焚虎”、“窃花”等词不仅反映了民间的智慧与趣味,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视角。

最后,“今兹将毋同因赋四绝句”表明了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背景与意图,即在特定的节日背景下,通过四首绝句来表达对传统习俗的理解与感受。这种形式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除夕夜的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作者介绍

范咸
朝代:清

清浙江钱塘人,字贞吉,号九池。雍正元年进士。官至御史,曾巡视台湾。有《周易原始》、《读经小识》、《碧山楼古今文稿》、《柱下奏议》、《台湾府志》、《浣浦诗钞》等。
猜你喜欢

题赵松雪画·其一

江上晴天锦绣纹,丹崖红树思纷纭。

毫端染得秋无际,犹是苍梧几片云。

(0)

闻竹枝歌因效其声二首·其二

江流不住楚山青,船到浔阳几日程。

不忍寄将双泪去,门前潮落又潮生。

(0)

元日试墨二首·其二

白发形归梦,青灯照隔年。

远惟诸弟忆,贫幸老人怜。

四海孤飞鹤,东湖二顷田。

谁能论心迹,出处事皆天。

(0)

南涧听水声送别太古禅师

汩汩石上语,浏浏风中琴。

清晨南涧流,似是太古音。

出谷乍喧冗,入林杳深沉。

后来自相续,前者既难寻。

问客何缘起,悠悠伤别心。

(0)

渔庄款歌二首·其一

傍水芙蓉未著霜,看花酌酒坐渔庄。

花边折得芭蕉叶,醉写新词一两行。

(0)

望丹阳郭经扬子桥·其二

煖风晴日丹阳郭,处处东风是旧游。

记得杏花寒食候,紫箫红袖宿江楼。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