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
《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全文
唐 / 韩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

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zhìsháozhōuxiānzhāngduāngōng使shǐjūnjièjīng
táng / hán

jiāngshānshuǐwénláijiǔkǒngzhīmíng访fǎngbèinán

yuànjièjīngjiāngjièměiféngjiāchù便biànkāikàn

注释
曲江:指曲江池,唐代著名景点。
山水:自然景观,山和水。
闻来久:久闻大名。
恐:恐怕。
不知名:没有亲自了解过。
访倍难:探访起来更显得艰难。
愿借:希望借得。
图经:地图或地理记载。
将入界:准备进入那片区域。
逢:遇到。
佳处:美好的地方。
便开看:就拿出来看看。
翻译
早就听说曲江山水的美名,恐怕不亲自去探访会更加困难。
希望能借到地图详细记录,每当我遇到美景就拿出来欣赏一番。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探索的渴望。首句“曲江山水闻来久”描绘了一种耳濡目染的自然美景,这里的“曲江”指的是河流的曲折部分,而“山水”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来形容自然之美的词汇。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他对远方美丽风光的向往和熟知。

第二句“恐不知名访倍难”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景致的探索欲望,以及这种探索可能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不知名”意味着这些地方不是一般人所熟知,而“访倍难”则强调了探寻这些秘境的不易。

第三句“愿借图经将入界”表明诗人希望通过地图或类似工具来进入或者了解这些未知的地方。这里的“图经”是古代的地理指南,包含着对某一地区的地形、道路等信息。“将入界”则意味着诗人想要跨越常规的边界,深入探索。

最后一句“每逢佳处便开看”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的景致时的欣赏态度。这里的“每逢佳处”是指在旅途中遇到每一个美丽的地方,“便开看”则是一种即兴之举,既表现出诗人的好奇心,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曲江山水的描绘,以及对未知景致探索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韩愈

韩愈
朝代:唐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生辰:768~824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猜你喜欢

出钱唐门寻旧日酒楼蔓草荒烟绝无人迹怆然有感

新愁白发三千丈,旧梦黄垆二十年。

今日凄凉重过此,湖云如絮柳如烟。

(0)

登吴城望湖亭

晓涨浮空左蠡青,号风四荡旅魂醒。

中流石尽沈精卫,狂渚林隤断脊令。

盛宪忧伤年易蹙,韩娥漂泊曲难听。

面尘臆血谁湔拭,心堕苍茫况此亭。

(0)

东武山

宝林初地接蓬莱,于越何年异境开。

孤屿烟云浮海出,诸天风雨挟山来。

城阴屈曲衔镫塔,树色清凉护讲台。

莫问前朝朱相国,断垣遗碣锁苍苔。

(0)

孟夏五日独游醉翁亭得诗四律留赠慧参和尚·其二

一代文章道德高,源开苏海接韩潮。

大名岂藉亭为重,遗爱应如社不祧。

薄采蘋繁供野祭,补栽松竹护疏寮。

我来合许陪舆从,六一泉邻薛老桥。

(0)

和陈鹗秋表弟冬日晚眺原韵

葭管飞灰岁又更,天涯游客动离情。

云山叠嶂乡关远,水阁凭栏花日明。

翠压疏林藏古寺,寒流断涧抱孤城。

雁飞不到衡阳道,驿路风霜第几程。

(0)

九月初五日同沈虚谷昆仲游浣笔泉用壁上木兰山人元韵

清泉㶁㶁出方池,与客登临拜古祠。

一径松阴秋雨后,半城柳色夕阳时。

从来我辈多耽酒,到此何人不咏诗。

独抱幽怀谁见赏,问天惟有谪仙知。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