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如雁燕,来去有常期。
况是年深客,兼逢岁暮时。
旅怀凭梦遣,老景怕儿知。
寂寂回栏外,寒风飐竹枝。
无情如雁燕,来去有常期。
况是年深客,兼逢岁暮时。
旅怀凭梦遣,老景怕儿知。
寂寂回栏外,寒风飐竹枝。
这首清代张梦兰的《闻雁有感》描绘了诗人听到大雁南飞而引发的深深感慨。首句“无情如雁燕,来去有常期”以雁为喻,表达出人生的无常与雁行的规律性对比,暗示岁月流逝的无情。接着,“况是年深客,兼逢岁暮时”,诗人身处异乡,又逢年终岁尾,更添孤寂与思乡之情。
“旅怀凭梦遣”写出了诗人借梦境寄托远在他乡的愁绪,试图通过梦境暂时逃离现实的苦闷。“老景怕儿知”则流露出对时光荏苒、自己老去的忧虑,不愿让幼子过早察觉生活的沧桑。最后两句“寂寂回栏外,寒风飐竹枝”,以环境的寂静和寒风吹动竹枝的细节,进一步渲染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的无奈与感慨,具有浓厚的离别与岁月流逝的主题。
溪浅复通桥,过者犹恨懒。
赖有沙上鸥,常为独游伴。
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泻虹霓。
定知云外波澜阔,飞到峰前本末齐。
入海明河惊照曜,倚天长剑失提携。
谁来卧枕莓苔石,一洗尘心万斛泥。
穴鼠何须窭数衔,粗官不用苦高谈。
夜倾渌蚁风吹竹,昼拥黄?
雪覆庵。
每作微词还自笑,偶渐余润亦成酣。
公诗精绝非伦拟,自古骚人尽在南。
燕窠泥土一春衔,惭愧封侯止立谈。
旧隐尚闻存竹径,归休但要葺茅庵。
钓船梦想沿溪泛,酒盏遥思向日酣。
强欲迟留依幕府,吴公行恐召河南。
天教穷困欲谁衔,生事那须一一谈。
自笑丰年尘满甑,不堪雨后菌生庵。
士师憔悴经三黜,陶令幽忧付一酣。
他日归耕若相忆,尺书频寄北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