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独伤春事稀,马蹄又向雪中归。
数家烟火望欲断,几树饥禽寒不飞。
有客寻诗穿谷口,无人载酒款林扉。
看山不觉日已暮,千里云霏生薜衣。
春日独伤春事稀,马蹄又向雪中归。
数家烟火望欲断,几树饥禽寒不飞。
有客寻诗穿谷口,无人载酒款林扉。
看山不觉日已暮,千里云霏生薜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春日踏雪行走在彭城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孤独与淡淡的哀愁。
首联“春日独伤春事稀,马蹄又向雪中归”,开篇即点出主题,春日里万物复苏,但诗人却感到春事稀少,内心充满哀伤。马蹄声在雪地里回响,似乎也在诉说着这份孤独与寂寥。
颔联“数家烟火望欲断,几树饥禽寒不飞”,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凄清。远处的几户人家,炊烟稀疏,仿佛即将消失;几棵树上停留的鸟儿,因寒冷而不敢飞翔,更添了几分悲凉。
颈联“有客寻诗穿谷口,无人载酒款林扉”,转折处,诗人想象着如果有客人前来寻找诗意,或许能穿越山谷,但现实却是无人相陪,无人以酒款待,凸显了内心的孤寂。
尾联“看山不觉日已暮,千里云霏生薜衣”,最后,诗人凝视着山景,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远处的云雾如同薜衣般缭绕,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日踏雪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孤独与哀愁的深刻体验,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是明代文人情感世界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