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悯旱》
《悯旱》全文
宋 / 赵鼎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陌上行人欲饮冰,常年四月未炎蒸。

热因常侍虽无据,尘类元规自可憎。

南亩望云心激烈,老巫当午气凭陵。

故应此旱由风伯,讼汝于天岂不能。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臣所作的《悯旱》。诗中描绘了旱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深刻反思。

首句“陌上行人欲饮冰”形象地描绘了在干旱的天气下,行人在路上行走时渴望清凉如饮冰水的心情,表现了干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接着,“常年四月未炎蒸”则强调了这次干旱的异常性,通常四月应该是温暖湿润的季节,但今年却异常炎热干燥。

“热因常侍虽无据,尘类元规自可憎”两句,通过对比常侍(指常年的侍奉者)和元规(指自然规律),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无奈和对干旱原因的思考。常侍虽然没有直接导致干旱,但其存在似乎暗示了某种不和谐;而元规则是自然法则,其不可违背性让人们对干旱的原因感到无可奈何。

“南亩望云心激烈,老巫当午气凭陵”进一步描绘了人们面对干旱的焦虑和绝望。农民们在烈日下期盼着云雨的到来,而老巫在正午时分,面对强烈的阳光,似乎也感到无力回天。这两句通过对比农民的希望与老巫的无助,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无奈。

最后,“故应此旱由风伯,讼汝于天岂不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反思。他认为干旱可能是风神(风伯)的过错,并提出如果向上天申诉,是否能改变现状。这一问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质问,也是对人类命运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干旱现象的描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无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赵鼎臣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猜你喜欢

春初骤暄一夕梅尽开明日大风花落成积戏作

残梅零落不禁吹,真是无花空折枝。
堪笑老人风味减,三年不作送梅诗。

(0)

春晚出游

柳暗人家水满陂,放翁随处曳筇枝。
村深麦秀蚕眠後,日暖鸠鸣鹊乳时。

(0)

次韵无咎别後见寄

平日杯行不解辞,长亭况是送君时。
几行零落僧窗字,何限流传乐府诗。
归思恰如重酝酒,欢情略似欲残棋。
龙蛇飞动无由见,坐媿文园属思迟。

(0)

登台遇雨避於山亭晚霁乃归

溽暑不堪蜗舍陋,瘦藤扶我上危台。
搏禽俊鹘横空去,卷雨狂风掠野来。
壮观深知化工妙,幽寻却蹋夕阳回。
悠然有喜君知否?
屐齿留痕遍绿苔。

(0)

读後汉书

赁舂老子吾所慕,垂世文章宁在多!
诗不删来二千载,世间惟有五噫歌。

(0)

饭三折舖舖在乱山中

平生爱山每自叹,举世但觉山可玩。
皇天怜之足其愿,著在荒山更何怨。
南穷闽粤西蜀汉,马蹄几历天下半。
山横水掩路欲断,崔嵬可陟流可乱。
春风桃李方漫漫,飞栈凌空又奇观。
但令身健能强饭,万里只作游山看。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