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尽毵毵,斜照淡黄,一夜惊鸦无数。
移恨汉南,旧日阑干,只有乱尘随步。
眠起无端,便忘了、龙池烟雨。何苦。
又按彻伊凉,换他金缕。
身世愁寄孤根,是禁惯清霜,伴人羁旅。
西风笛里,满眼关山,丝丝系春不住。
自怯宫腰,几曾为、倚帘人妒。归去。
还梦绕、一天风絮。
消尽毵毵,斜照淡黄,一夜惊鸦无数。
移恨汉南,旧日阑干,只有乱尘随步。
眠起无端,便忘了、龙池烟雨。何苦。
又按彻伊凉,换他金缕。
身世愁寄孤根,是禁惯清霜,伴人羁旅。
西风笛里,满眼关山,丝丝系春不住。
自怯宫腰,几曾为、倚帘人妒。归去。
还梦绕、一天风絮。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画面,通过对燕山亭中郑叔问所绘蓟门秋柳图的想象,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漂泊之感。"消尽毵毵,斜照淡黄",写出了夕阳西下,柳条稀疏,光线柔和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一夜惊鸦无数",则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不安。
词人感叹过去的美好时光不再,"移恨汉南,旧日阑干,只有乱尘随步",暗示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如今的落寞。接下来,词人通过"眠起无端,便忘了、龙池烟雨",表达了对过去悠闲生活的追忆,以及现实中无法重拾的失落。
"何苦。又按彻伊凉,换他金缕",借音乐转换表达心境的转变,由哀转悲,更添愁绪。词人感慨自身漂泊不定,"身世愁寄孤根,是禁惯清霜,伴人羁旅",流露出孤独和无奈。
"西风笛里,满眼关山,丝丝系春不住",以笛声和远山唤起对故乡的思念,而春风也无法挽留春天的离去。"自怯宫腰,几曾为、倚帘人妒",借宫廷女子的娇弱形象,寓言自己在外的孤独和不被理解。
最后,词人以"归去。还梦绕、一天风絮"作结,表达了对归乡之梦的向往,以及现实中无法解脱的飘零之感。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