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湖早秋》
《西湖早秋》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明知有热不多时,可喜秋清又可悲。

四十九年蘧伯玉,西湖一阵桂风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西zǎoqiū
sòng / jiǒng

míngzhīyǒuduōshíqiūqīngyòubēi

shíjiǔniánbǎi西zhènguìfēngchuī

翻译
明明知道秋天的炎热不会持续太久,既让人欢喜因为秋意渐凉,又让人感伤因为时光匆匆。
四十九年来,就像蘧伯玉的经历,我在西湖边感受到一阵阵桂香的秋风拂过。
注释
明知:明白知道。
热:炎热。
不多时:不会持续太久。
可喜:令人欢喜。
秋清:秋意渐凉。
可悲:令人感伤。
四十九年:四十九年的岁月。
蘧伯玉: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以廉洁著称。
西湖:中国杭州著名的湖泊。
一阵:一阵阵。
桂风:桂花香气的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弟子苏泂所作,名为《西湖早秋》。诗中“明知有热不多时, 可喜秋清又可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季节更替的感慨,既有对秋天清爽气候的欣赏,也不免感到些许悲凉,因为这转瞬即逝的美好总是让人有所感触。

“四十九年蘧伯玉”一句中,“四十九年”可能指的是作者某个特定的年龄或时间节点,“蘧伯玉”则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贤能之士。诗人通过提及这一点,似乎在反思个人或时代的变迁。

最后一句“西湖一阵桂风吹”,则直接描绘了西湖秋天的景象,桂花飘香,微风轻拂,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定。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之美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题熊大使梦萱诗卷

官舍思亲久,庭喧入梦频。

长随花里蝶,绕遍砌前春。

开落虽成幻,栽培自感神。

芳馨忽吹散,不觉一沾巾。

(0)

九日怀沈大本

茱萸红映绛纱囊,旧俗犹传费长房。

身健喜逢高处饮,老来不觉醉时狂。

已拚乌帽迎风落,任取黄花插鬓香。

眼底故人惟沈约,每逢佳节入他乡。

(0)

柳枝词五首·其二

垂似缀旒笼似盖,远如轻雾淡如烟。

陶家旧日应堪羡,一任春阴蔽县前。

(0)

重九前二日题城南书舍壁

潇潇风雨暗山房,篱下谁能共一觞。

独有黄花知节近,殷勤留客过重阳。

(0)

闺情集句四首·其三

劈破云鬟金凤凰,梦回馀念属潇湘。

徒劳掩袂伤铅粉,但惜流尘暗洞房。

两脸酒曛红杏妒,一丛高髻绿云光。

妆成只是熏香坐,欲卷珠帘春恨长。

(0)

高平碑刻诗

载酒欲寻江上月,出门无路水交流。

黄昏闷倚东风立,看去东风独地愁。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