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韵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忆二首·其一》
《同韵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忆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革囊南渡传诗句,摹写相思意象真。

九日黄花倾寿酒,几回青眼望归尘。

蚤为学问文章误,晚作东西南北人。

安得田园可温饱,长抛簪绂裹头巾。

(0)
翻译
革囊南渡,诗中描绘相思之情深沉真实。
重阳节时,菊花酒倾洒,期盼着回归故乡的尘土。
早年误入学术文章,晚年漂泊无定。
如何能得到一个能温饱的田园,永远抛弃官场的束缚,只愿头戴布巾过生活。
注释
革囊:比喻诗人的心或诗才,此处指诗人的内心世界。
南渡:指诗人从北方迁徙到南方。
青眼:旧时以青眼表示好感,此处指对故乡的思念。
簪绂:古代官员的冠饰,代指官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表达了诗人与元明兄及知命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故乡和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革囊南渡传诗句”描绘了诗人或许曾背负行囊,南渡他乡,通过诗词传递情感的经历。接下来的“摹写相思意象真”则强调了他们之间通过文字传达的深深思念之情。

“九日黄花倾寿酒”写的是重阳节时,他们共同举杯,借菊花酒寄托对彼此的思念。而“几回青眼望归尘”则表达了诗人对回归故乡、落叶归根的渴望,用“青眼”这一典故,寓意着期待和期盼。

“蚤为学问文章误”感慨自己年轻时过于专注于学问,以至于错过了许多生活中的重要事情。“晚作东西南北人”进一步说明这种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安得田园可温饱,长抛簪绂裹头巾”直抒胸臆,希望能过上安稳的田园生活,不再为官场束缚,回归自然,简单而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展现了友情,也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避寇仪真六绝句·其五

瑶台侍臣不可作,严谷道人今也亡。

扶黎三径非无约,一笑凌云有底忙。

(0)

龙图阁待制知亳州事傅公挽词四首·其一

北地休奇绩,东闽出隽儒。

文明知世异,才德应时须。

台阁咨纯正,朝廷重楷模。

九原如可作,素业上唐虞。

(0)

和柳子厚诗十七首·其十六得白菌引酒径醉

春霖接岁寒,鲑菜已久索。

谁持玉轮菌,侑我金凿落。

安知老瓦盆,平昔滋味薄。

得此径陶然,朱颜忽如昨。

(0)

和柳子厚诗十七首·其十三寄江彦文纬

往追双玉人,芒屦踏岩谷。

阿咸今独往,宰上森拱木。

公来定何时,旧唱犹能续。

寻壑复穿云,仙山看飞鹿。

(0)

寄开化李令光四首·其四

平生四方人,堕地随蓬桑。

故乡二顷田,稊米寄太仓。

从渠雀鼠耗,敢计松菊荒。

未能思计然,锥刀折氂芒。

十年乃一归,归席不煖床。

吾庐正如寄,县府固相忘。

偶闻贤长官,邂逅尉所望。

吾宁媚之子,故是众所臧。

(0)

题叶翰林阅骏图

叶公龙友天下才,当年麒麟天上来。

儒童抱送太一况,下游阊阖观琼台。

高标故自赏神骏,肯使馀恨遗蒿莱。

帝闲食粟几千驷,盛气勃郁驰天街。

稳衔金勒立仗下,俯视冀北皆驽骀。

骊黄不来八龙远,尚有写照埋氛埃。

短屏高障久零落,意象崒嵂求其侪。

收罗绝足共一处,引素便觉风沙开。

伟哉十马尽殊相,神物变化须风雷。

腾骧振迅各有态,岂顾短脰空徘徊。

持缰顿辔者谁子,无复堕泪鸣声哀。

刷燕秣越安足道,会逐衔烛西山颓。

其中一骥屹不动,尾垂青丝蹄卓锥。

安知万里志未已,但见寂寞如寒灰。

龙眠老笔不再得,幻化百亿纷骊騧。

郑生晚出擅图貌,盛名欲与曹韩偕。

肉身飞入九天去,清都楼观金崔嵬。

玉花照夜不论价,想见火齐珊瑚堆。

只今此画已难致,肯戏秃笔沾残煤。

千金市骨意不浅,对此慷慨伤虺尵。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