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气运,要与理乱符。
谁知周赧末,犹胜秦皇初。
向来五星聚,奎躔遂华敷。
南北起周召,东西拟欧苏。
岂惟一时盛,万世垂楷模。
我虽季世产,闻道端不诬。
岂有苍精剑,铸自烧叶炉。
岂有轩辕鼎,散入蛮娘沽。
久幽世或有,速售理则无。
夕阳淡茅坞,荒烟正模糊。
文章关气运,要与理乱符。
谁知周赧末,犹胜秦皇初。
向来五星聚,奎躔遂华敷。
南北起周召,东西拟欧苏。
岂惟一时盛,万世垂楷模。
我虽季世产,闻道端不诬。
岂有苍精剑,铸自烧叶炉。
岂有轩辕鼎,散入蛮娘沽。
久幽世或有,速售理则无。
夕阳淡茅坞,荒烟正模糊。
这首宋诗《书叹》由黄宏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文章气运与社会治乱关系的深刻见解。首句“文章关气运,要与理乱符”,揭示了文学与时代命运的紧密联系,认为文章的兴衰反映了社会的治乱变迁。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周赧王末期与秦皇初年的不同,暗示即使在衰微之时,仍有优秀人才如周公、召公般涌现,如欧、苏般才学出众。
诗人进一步强调,这些杰出人物和他们的作品不仅是一时之盛,更是万世垂范的典范。然而,他自谦为末世之人,仍能感受到真理的存在,表明他对学问的追求并非虚妄。诗中提到的“苍精剑”和“轩辕鼎”象征着古代的珍贵文化,暗示即使在困厄之中,真正的文化瑰宝也不会轻易流失。
最后,诗人以夕阳照耀下的茅屋和荒烟弥漫的景象收尾,寓言世事沧桑,但真理和文化的光芒不会因时光而模糊,反而更显珍贵。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文化传承的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