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平谷道中》
《平谷道中》全文
明 / 文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捧檄趋平谷,西风送马蹄。

秋深衰柳变,日落晚山低。

荒草平原合,黄云入望迷。

边城烽火息,野老自提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平谷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自然风光与深沉的历史氛围。

首联“捧檄趋平谷,西风送马蹄”,以“捧檄”这一动作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急切前往平谷的情景,而“西风送马蹄”的景象,则为这急行增添了几分萧瑟与豪迈。

颔联“秋深衰柳变,日落晚山低”,通过“秋深”、“衰柳”、“日落”、“晚山低”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深秋傍晚的凄美画面,衰败的柳树在秋风中摇曳,夕阳西下,群山仿佛也变得低矮,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宁静。

颈联“荒草平原合,黄云入望迷”,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更广阔的自然景观之中。荒草覆盖的平原与远处的黄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迷离的视觉效果,既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无垠,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思考。

尾联“边城烽火息,野老自提携”,则以边城的平静与老农的自给自足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既体现了和平带来的安宁,也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感慨。烽火已熄,意味着战争的结束,而“野老自提携”则描绘了和平年代人们自力更生、和谐共处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理想社会状态的赞美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平谷道中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壮阔,还蕴含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社会现状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文彭
朝代:明

(1498—1573)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国子先生。文徵明长子。明经廷试第一,授秀水训导,官国子监博士。工书画,尤精篆刻。能诗,有《博士诗集》。
猜你喜欢

湛烈女哀词·其四

不藉少翁归夜月,不随神女出朝云。

明诗习礼阴阳隔,欲报琼瑶故见君。

(0)

广州竹枝词·其三

佛桑亦是扶桑花,朵朵烧云如海霞。

日向蛮娘髻边出,人人插得一枝斜。

(0)

溪上·其三

流尽愁心是此溪,新生秋水与桥齐。

牛羊争道过清浅,枫叶芦花踏作泥。

(0)

过弼唐精舍有怀亡友英上

兰若初开水竹边,故人多半此栖禅。

蜉蝣最是英居士,欲学无生未有年。

(0)

赠单翁·其二

子侄相将作酒家,高头豆酒胜流霞。

酿师远自山阴至,此水争言似若耶。

(0)

兰叶青青兰叶长,美人从古在潇湘。

花多只为三闾发,采入离骚万古香。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