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七白鹤观》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七白鹤观》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五老相携欲上天,玄猿白鹤尽疑仙。

浮云有意藏山顶,流水无声入稻田。

古木微风时起籁,诸峰落日尽生烟。

归鞍草草还城市,惭愧幽人正醉眠。

(0)
注释
五老:五个老人。
相携:手挽手。
欲上天:仿佛要升天。
玄猿:黑猿。
白鹤:白鹤。
疑仙:误以为是神仙。
浮云:云彩。
有意:似乎有意。
藏:隐藏。
山顶:山顶上。
流水:流水。
无声:悄然无声。
入:流入。
稻田:稻田。
古木:古老的树木。
微风:微弱的风。
起籁:发出沙沙声。
诸峰:每座山峰。
落日:夕阳。
尽生烟:升起袅袅炊烟。
归鞍:匆匆忙忙地骑马。
草草:急忙。
还:回到。
城市:城市。
惭愧:感到惭愧。
幽人:隐居者。
正醉眠:正在酣睡。
翻译
五个老人手挽手仿佛要升天,黑猿白鹤都误以为他们是神仙。
浮云似乎有意隐藏在山顶,流水悄然无声地流入稻田。
古老的树木在微风中发出沙沙声,夕阳下每座山峰都升起袅袅炊烟。
匆匆忙忙地骑马回到城市,我心中对隐居者正在酣睡感到惭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辙游历庐山白鹤观时的景象,以五老仙人的形象开篇,暗示出神秘而超凡的氛围。山中的玄猿白鹤仿佛仙灵,增加了仙境的感觉。浮云遮掩山顶,流水静谧地流过稻田,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风吹过古木,发出沙沙声,而夕阳映照下的山峰则升腾起袅袅轻烟,增添了诗意的动态美。

诗人匆匆结束旅程,返回城市,心中对山中幽居的隐士深感惭愧,因为他们正在醉眠于这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六月十三日大雨

日转桐阴枕午亭,忽闻楼外走风霆。

山云倒卷木枝亚,海雨横飞水气腥。

蓦地奔腾错昏晓,拍天号怒混沧溟。

无端又捧斜阳出,帘额芭蕉晚更青。

(0)

题梅绝句四首·其二

每向春前领众芳,无言独笑对寒塘。

可怜星月朦胧夜,倒影樽前如许长。

(0)

梅花

撩乱西风径竹斜,一天霜气噤寒鸦。

羊权老大风情减,孤负仙人绿萼华。

(0)

王雪香明经于庚申秋与余同避乱于松江之漕泾维时雪香挈眷侨居余仓皇浮海今岁重遇白门患难追思作此寄慨

十二年前事,相逢值乱离。

携家君且住,航海我何之。

幸有生还日,何期再见时。

沧桑一枨触,情话不胜悲。

(0)

渡湘江登北山游六祖寺

我登白云亭,遥望耸梵宇。

佳处留山坳,一水路偏阻。

乘兴偶来游,空濛驾柔橹。

舍舟踏山石,荦确行里许。

涧断微云通,林疏远岑补。

天晴朗众峰,石罅滴泉乳。

入寺且幽憩,寺名稽六祖。

唐时号梵行,磨碣为考古。

橘柚纷红黄,累累压堂庑。

老僧扫落叶,山茶瀹泉煮。

禅房坐已暝,炊烟起缕缕。

薄暮归途促,岭外月初吐。

忽送一声钟,苍茫隔烟渚。

(0)

遣怀

又得浮生两载馀,随缘度日且安居。

非因怕死方持偈,不善谋生且读书。

花落花开春自在,云来云去意常舒。

穷通天早安排定,抱瓮何妨手灌蔬。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