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而张罗,罗如何。我主寿,田谷多。
有雀有雀山之阿,自歌自舞不而罗。
黄金百斤,珍重尔心。
艾而张罗,罗如何。我主寿,田谷多。
有雀有雀山之阿,自歌自舞不而罗。
黄金百斤,珍重尔心。
这首诗《艾如张》是明代诗人王邦畿创作的一篇寓言诗。诗中以“艾”和“罗”的形象比喻,以及“雀”的自由与“人”的束缚,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
首先,“艾而张罗,罗如何。”这两句诗以“艾”(一种植物)和“罗”(捕鸟的网)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束缚与控制现象。艾在这里象征着自然、原始或未被人工干预的状态,而罗则代表了人为设置的规则、制度或权力结构,它们如同捕鸟的网,限制着个体的自由与发展。
接着,“我主寿,田谷多。”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罗”的作用,即通过控制与管理,人们可以实现物质的丰富与生活的稳定。然而,这种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是否牺牲了精神的自由与内在的成长呢?这是诗人留给读者深思的问题。
随后,“有雀有雀山之阿,自歌自舞不而罗。”这两句诗中的“雀”象征着自由的灵魂,它们在山间自在飞翔,自由歌唱与舞蹈,不受任何束缚。这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由与束缚之间的巨大差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黄金百斤,珍重尔心。”这两句诗以物质财富作为引子,强调了内心的珍重与价值。在追求外在物质的同时,更应重视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精神的满足。这句话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诱惑与压力时,不应忘记初心,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综上所述,《艾如张》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探讨了自由与束缚、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持自我、追求真正的幸福与满足。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富含哲学思考,值得我们深入品味与反思。
湖天湛然清,盛夏飞严霜。
霜严结阴惨,白日沈荒凉。
厉鬼啾啾鸣,行路闻心伤。
埋冤尔为何,毅魄非国殇。
生为蚩蚩民,安分柔且良。
真盗失伏辜,渔人罹祸殃。
杀人不抵死,袖手反代偿。
有耳非不闻,有眼讵失芒。
一人爱功名,片语进斧戕。
邈矣三宥仁,熟察五过章。
一朝四百指,骈首堆荒冈。
湖水自终古,流恨徒汤汤。
寄语司牧者,杀人宜慎详!
二鸟翻飞驰我船,离船一尺走避烟。
俯看掠浪背船去,忽复骞云在我前。
我凭栏槛至日莫,与逐高下心茫然。
茫洋黑水绝归路,东径万里西几千。
待向江南觅洲渚,恐其羽翮彫霜天。
哀哉龌龊在尘际,纷纷屋底图饱眠。
那无空阔若此鸟,更用忧渠不自怜。
空江蝴蝶悲来句,依傍人间又十年。
丹凤碧梧在何许,蚁子蜉蝣草上缘。
方壶员峤今知妄,吾迹此鸟求神仙。
亦是神鱼出波戏,世问鸟雀胡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