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艾如张》
《艾如张》全文
明 / 王邦畿   形式: 古风

艾而张罗,罗如何。我主寿,田谷多。

有雀有雀山之阿,自歌自舞不而罗。

黄金百斤,珍重尔心。

(0)
鉴赏

这首诗《艾如张》是明代诗人王邦畿创作的一篇寓言诗。诗中以“艾”和“罗”的形象比喻,以及“雀”的自由与“人”的束缚,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

首先,“艾而张罗,罗如何。”这两句诗以“艾”(一种植物)和“罗”(捕鸟的网)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束缚与控制现象。艾在这里象征着自然、原始或未被人工干预的状态,而罗则代表了人为设置的规则、制度或权力结构,它们如同捕鸟的网,限制着个体的自由与发展。

接着,“我主寿,田谷多。”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罗”的作用,即通过控制与管理,人们可以实现物质的丰富与生活的稳定。然而,这种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是否牺牲了精神的自由与内在的成长呢?这是诗人留给读者深思的问题。

随后,“有雀有雀山之阿,自歌自舞不而罗。”这两句诗中的“雀”象征着自由的灵魂,它们在山间自在飞翔,自由歌唱与舞蹈,不受任何束缚。这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由与束缚之间的巨大差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黄金百斤,珍重尔心。”这两句诗以物质财富作为引子,强调了内心的珍重与价值。在追求外在物质的同时,更应重视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精神的满足。这句话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诱惑与压力时,不应忘记初心,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综上所述,《艾如张》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探讨了自由与束缚、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持自我、追求真正的幸福与满足。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富含哲学思考,值得我们深入品味与反思。

作者介绍

王邦畿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猜你喜欢

得傅征君山信

河汾文献未全空,《盅》上《乾》初有是公。

不卜同舟瞻郭泰,徒知《中论》拟王通。

芳期虚讯春来鸟,剧饮犹传雪后鸿。

他日荜门相修处,下车应拜采桑翁。

(0)

湖天霜

湖天湛然清,盛夏飞严霜。

霜严结阴惨,白日沈荒凉。

厉鬼啾啾鸣,行路闻心伤。

埋冤尔为何,毅魄非国殇。

生为蚩蚩民,安分柔且良。

真盗失伏辜,渔人罹祸殃。

杀人不抵死,袖手反代偿。

有耳非不闻,有眼讵失芒。

一人爱功名,片语进斧戕。

邈矣三宥仁,熟察五过章。

一朝四百指,骈首堆荒冈。

湖水自终古,流恨徒汤汤。

寄语司牧者,杀人宜慎详!

(0)

见人扇头是友沂绝句怆然和之

歌版当年出绛纱,绿腰红袖尽铅华。

只今便面春风在,曾向章台拂柳花。

(0)

和李退翁侍郎读水经注忆洞庭之作

曾持使节远扬舲,落木层波共杳冥。

泽畔有人哀郢客,云中何处降湘灵?

雨过斑竹千丛绿,潮落芳兰两岸青。

回首旧游今阻绝,不堪寂寞对遗经。

(0)

题绛雪吴君画册

卖珠补屋意高闲,万叠烟霞拥玉颜。

想像乱峰睛雪里,自临眉黛写青山。

(0)

二鸟叹在番船作

二鸟翻飞驰我船,离船一尺走避烟。

俯看掠浪背船去,忽复骞云在我前。

我凭栏槛至日莫,与逐高下心茫然。

茫洋黑水绝归路,东径万里西几千。

待向江南觅洲渚,恐其羽翮彫霜天。

哀哉龌龊在尘际,纷纷屋底图饱眠。

那无空阔若此鸟,更用忧渠不自怜。

空江蝴蝶悲来句,依傍人间又十年。

丹凤碧梧在何许,蚁子蜉蝣草上缘。

方壶员峤今知妄,吾迹此鸟求神仙。

亦是神鱼出波戏,世问鸟雀胡能然。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