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子重晚步过竹堂》
《同子重晚步过竹堂》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河股东来得断垣,一龛清梵托旃檀。

苍苔绕径无尘到,落日敲门借竹看。

风急帘光先送暝,春阴梅韵独禁寒。

垆香深寂蒲团净,欲就山僧结淡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中僧舍景象。诗人文徵明与友人傍晚散步时偶然经过一座竹林中的禅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堂内外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首联“河东”点出地点,“断垣”暗示了禅堂的年代久远,而“一龛清梵”则直接描绘了禅堂内静谧的佛事活动,通过“托旃檀”(旃檀是佛教中常用的香料)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清新的氛围。

颔联“苍苔绕径无尘到”写出了禅堂周围环境的清幽,苔藓覆盖的小径上没有世俗的尘埃,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超脱。“落日敲门借竹看”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诗人与友人轻轻敲开竹门,借由竹林的景致欣赏落日余晖,这一细节体现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颈联“风急帘光先送暝”描述了微风吹动帘幕,光线在暮色中显得更加柔和,预示着夜幕即将降临。“春阴梅韵独禁寒”则通过春日的阴云和梅花的香气,表达了即使在寒冷的季节里也能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温暖,寓意着内心的坚韧与希望。

尾联“垆香深寂蒲团净,欲就山僧结淡欢”点明了禅堂内的氛围,香炉中燃烧的香烟弥漫着深沉的寂静,蒲团干净整洁,暗示了僧侣们修行的专注与内心的平和。诗人表达了想要与山僧结交,共同享受这份淡泊宁静的心愿,体现了他对禅宗生活哲学的向往和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堂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杨畋赴官并州

尝闻地近胡,寒气盛中都。

车马行临塞,关山见落榆。

吴钩皆尚壮,章甫几为儒。

寄谢西曹掾,能吟秀句无。

(0)

希深所居官舍新得相府蔬圃以广西园

楚相拔葵后,萧条三亩馀。

烟畦偶连畛,蕙圃得增墟。

便欲开春沼,何妨薙野蔬。

始添台榭美,况近子云居。

(0)

许待制遗双鳜鱼因怀顷在西京于午桥石濑中得此鱼二尾是时以分饷留台谢秘监遂作诗与留守推欧阳永叔酬和今感而成篇辄以录上

昔时三月在西洛,始得午桥双鳜鱼。

墨藓点衣鳞细细,红盘铺藻尾舒舒。

麟台老监分烹去,莲幕佳宾唱和初。

今日扬州使君赠,重思二十九年馀。

(0)

次韵和景彝元夕雨晴

春云收暮城,九陌洒然清。

星出紫霄下,月从沧海明。

车音还似昼,鼓响已知晴。

静闭衡门卧,无心学后生。

(0)

无题

斗觉琼枝瘦,慵开宝鉴妆。

临风恐仙去,倚扇怯歌长。

绿桂薰轻服,灵符佩缥囊。

西邻空自赋,不解到君傍。

(0)

七夕永叔内翰遗郑州新酒言值内直不暇相邀

诘朝持郑酝,向夕望星津。

俗意愿添巧,古心思变淳。

予穷少陵老,公似谪仙人。

独对金鸾月,宫词付小臣。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