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侍郎还河南》
《送张侍郎还河南》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还家争看少司徒,千里光辉出帝都。

旧直黄门遗事业,新乘彩鹢问征途。

河分卫水如铺练,山到中州似画图。

结社应多乡友在,论情不尽泻金壶。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的《送张侍郎还河南》。诗中描绘了张侍郎归家时的盛况,以及沿途的壮丽景色,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还家争看少司徒”,以“争看”二字生动地展现了众人对张侍郎归家的期待与兴奋之情,将他比作“少司徒”,既表达了对他的尊敬,也暗示了他的身份和地位。

“千里光辉出帝都”一句,通过“千里”和“帝都”的对比,突出了张侍郎归家时的荣耀与光彩,仿佛整个帝都的光辉都随着他的归来而延伸到了千里之外。

“旧直黄门遗事业,新乘彩鹢问征途”两句,既是对张侍郎过往功绩的肯定,也是对他即将踏上新旅程的祝愿。黄门指的是官署,彩鹢则是形容船只的华丽,这里巧妙地将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寓意着他在新的岗位上也能大展宏图。

“河分卫水如铺练,山到中州似画图”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黄河如同白练般蜿蜒流淌,山川则像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现出祖国大地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张侍郎旅途平安的美好祝愿。

最后,“结社应多乡友在,论情不尽泻金壶”表达了诗人对张侍郎归家后能与乡友相聚,畅谈友情的期待。金壶在这里象征着酒器,意味着他们将共享欢聚之乐,情感交流不断。

整首诗通过对张侍郎归家情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山河的热爱与赞美。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用石桂阳韵谢左判官陈司理见寄

曾挹清谈仆屡更,解颐聊足慰平生。

共观云物怀虞帝,为引渔翁问屈平。

一逐晓风分客路,两逢春雨暗山城。

寒林不见迁莺语,古壁多逢逐客名。

怀寄远随贤守句,爱忘深识故人情。

参军笔力湘山峭,幕府辞源峡水倾。

刻烛赋诗曾有意,临池扫帚未能精。

强将西缶临风击,终逊玲珑戛玉声。

(0)

题马远作四皓弈棋图横卷

落落四皓翁,山林养其静。

羞为汉家臣,若辟秦苛政。

商颜高峨峨,坐待天下定。

欻起佐储皇,上前启名姓。

堪怜羽翼成,难将口舌争。

无语及扶苏,空歌紫芝咏。

(0)

观音岩

秦驱禹凿已寥寥,却为高人得姓焦。

鲍饵有时邀楚钓,海云常觉护山樵。

岩多阴雾龙藏角,虹絓苍林玉露臕。

浊气不侵灵贶下,方坛曾驻紫清飙。

(0)

四时四首·其一春

昼永春庭邃,双飞燕隔帘。

袖随帘捲翠,时见玉纤纤。

(0)

观刘禹锡题湟川记

谁道连州海瘴边,只消禹锡一雄篇。

江山草木皆增价,风月烟霞总直钱。

十二亭台尘外境,一千疆界洞中天。

自经大笔留题后,从此湟川胜洛川。

(0)

春日舟中喜晴三首·其一

雾敛云回雨却残,衣单犹尚怯朝寒。

烟尘暗处江山窄,日月光来宇宙宽。

渔棹不忧滩浪险,客轮惟喜路程乾。

关关珍重梢头鸟,每到晴中语亦欢。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