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州五咏·其三庾楼》
《江州五咏·其三庾楼》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元规情不薄,上客有殷生。

夜半酒将罢,公来坐不惊。

舞翻江月迥,谈落麈毛轻。

尘世风流尽,高楼空此名。

(0)
翻译
元规的情感并不淡薄,尊贵的客人中有位殷姓人生
深夜酒宴将近结束,突然公事来临他也不惊慌
舞动的身姿如同江月摇曳,言谈间清风拂过,麈尾轻扬
世间风华已逝,这高楼上只剩空名
注释
元规:指诗人或主人的名字,可能是一位官员。
殷生:姓殷的客人,可能是位有地位的人物。
夜半:深夜。
惊:感到惊讶。
舞翻江月:舞姿翩翩,如江月倒映。
迥:摇曳,动荡。
麈毛:古人谈话时用的麈尾,象征高雅的交谈。
轻:轻盈,形容言谈举止潇洒。
尘世风流:世间繁华,指世俗的名利和风流韵事。
空此名:只剩下空洞的名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江州五咏(其三)庾楼》。诗人以元规(晋代的何曾,以其豪饮而闻名)的情怀为引子,描述了一幅深夜宴饮的场景。"元规情不薄"暗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上客有殷生"则点出宾客的身份尊贵。"夜半酒将罢"描绘了宴会接近尾声,而"公来坐不惊"则体现了主人与宾客之间亲密无间的交往。

"舞翻江月迥"运用夸张手法,写舞姿曼妙如同江月倒映,显现出宴会上的欢乐气氛和舞者的技艺高超。"谈落麈毛轻"则通过谈论的轻松愉快,进一步刻画了人物的才思敏捷和言谈风趣。最后两句"尘世风流尽,高楼空此名"表达了对繁华落尽、世事如梦的感慨,以及对庾楼这种昔日繁华的追忆,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历史的沧桑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细节,展现了主人与宾客的交游之乐,同时也寓含了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腊日寄铨儿·其六

力学看驹隙,从游汝得师。

遥分五秉粟,足供十人炊。

汝友皆相念,肥甘数见贻。

呼吾如若母,问慰过时时。

(0)

腊日寄铨儿·其二

汝妇能承顺,无时离膝前。

居然兼子职,久已得姑怜。

生育宜佳气,平安似昔年。

传声语夫婿,孤馆减忧煎。

(0)

送赞臣之山东·其一

暮年伤离别,为无相见期。

我非暮年人,胡为心伤悲。

所悲方壮年,血气先已衰。

形神日憔悴,酬酢多支离。

四十已无分,安敢望期颐。

纵使幸不死,时局方艰危。

前路虽茫茫,结局已可知。

生离是死别,难为分手时。

(0)

早春自泉水山归少憩清凉庵迟友不至

十丈尘中眼忽明,好山如笑快相迎。

官桥杨柳稊初茁,墓道棠梨叶半生。

古木丛祠成独憩,夕阳寒色下层城。

归来却忆山堂事,密雪疏镫坐五更。

(0)

自遣

便当卜宅水之滨,携得全家作散人。

閒坐溪桥松是盖,醉眠石磴草成茵。

未能谐俗难云达,但免干人不碍贫。

荠菜调羹菰煮粥,绿藤阴下款亲邻。

(0)

删丹道中·其一

乌帽东归弱水西,天涯云物怅分携。

轻衫短策删丹道,榆叶秋风衬马蹄。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