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戌诞日四首并得三字·其三》
《壬戌诞日四首并得三字·其三》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茹素频年茶当酒,清秋淑景醒为酣。

明朝日月升恒八,此夕宾朋斝酌三。

叔子樽前陪共乐,诸孙岭外想分甘。

燕城忽听砧声急,且把封疆努力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壬戌年诞辰时的感慨与庆祝场景。首句“茹素频年茶当酒”描述了作者多年素食的生活习惯,以茶代酒,体现了节俭与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接着,“清秋淑景醒为酣”一句,通过秋天的美景和清新的空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明朝日月升恒八,此夕宾朋斝酌三”则展示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当下聚会的珍惜。这里“日月升恒八”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而“宾朋斝酌三”则直接描绘了宴会上宾主尽欢的场景。

“叔子樽前陪共乐,诸孙岭外想分甘”两句,体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叔侄之间共享欢乐,即使远在他乡的子孙也心系家中,分享这份快乐。这种情感的传递,展现了深厚的家庭纽带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最后一句“燕城忽听砧声急,且把封疆努力戡”则将视角转向国家与社会的责任。在燕城突然听到急促的砧声(可能指织布声或战鼓声),诗人意识到国家的需要,表示自己将全力以赴,无论是面对内政还是外患,都将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如对生活的态度、家庭的温暖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还蕴含了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对未来的展望。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多重情感和主题,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丰富内涵。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偈颂二十一首·其十七

金叶银茎报有秋,明珠万斛堂中收。

自从一饱家田饭,不用埋头向外求。

(0)

悼允上人

白云寺里同听讲,卜得山斋竹树幽。

君已不来梅自发,世皆如梦水长流。

寒灯苦志归黄土,俗客轻人将白头。

万惜少年多是死,静思吾道转堪愁。

(0)

赠王渔山

冷观天地只浮沤,胜水名山遍去游。

书剑传家抛弟侄,渔樵作队贱公侯。

卧听瀑布分僧榻,醉插梅花上酒楼。

箧里不留封禅稿,知心江上有沙鸥。

(0)

送无作上人之四明·其二

天涯彼此一闲身,同看梅花几度春。

寒怕山川行色近,夜围灯火别情真。

君还西上当何日,我欲东归未有因。

乡社只今寥落甚,岂堪相送老成人。

(0)

赤城

玉京仙额篆封苔,密密春云洞不开。

白蟒降时凭铁锡,红霞飞处接瑶台。

林幽怪石如人立,夜静空山有鬼哀。

一曲凤箫声已断,释签岩下独徘徊。

(0)

送选上人

江天雁过客心遥,一舸凉风八月潮。

七十二湖烟雨岸,蓼花枫叶正萧萧。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