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阮伯髦见过有赠》
《阮伯髦见过有赠》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能言常不倦,老益见精神。

篆必师秦相,医何让越人。

疏杯偏热耳,选杖不扶身。

复此閒相对,溶溶竹屿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者阮伯髦来访的情景,通过对其言行举止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

首联“能言常不倦,老益见精神”,开篇即点出阮伯髦善谈且精力充沛的形象,即便年岁已高,仍展现出饱满的精神状态,体现了其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颔联“篆必师秦相,医何让越人”,以“篆”喻书法,“秦相”指秦朝丞相李斯,以其楷书闻名;“医”则暗指医术,“越人”是古代越地的名医扁鹊。这两句表明阮伯髦在书法上追求高古,医术上也颇有造诣,不逊于古人,流露出他对技艺的执着与自信。

颈联“疏杯偏热耳,选杖不扶身”,描述了阮伯髦饮酒时的豪爽与对身体健康的自信。他虽饮酒,但并不因此而失态,反而更显其洒脱之气;同时,他选择的拐杖并非为了支撑身体,而是出于审美的考虑,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品味。

尾联“复此閒相对,溶溶竹屿春”,收束全诗,描绘了阮伯髦来访后两人闲适相对的场景。竹屿春意盎然,象征着生机与和谐,与阮伯髦老而弥坚、精神焕发的形象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阮伯髦形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为张士明题沈石田画

故人何处所,诗画转风流。

一雁斜阳晚,孤篷野水秋。

偶随云共往,时与月同留。

此外应无累,年高未白头。

(0)

吴孟章自乐山八景·其一野仙居

自有丹丘地,疑逢萼绿华。

绕门多槲叶,临水尽桃花。

不类人间世,真成方外家。

平生出尘想,蓬褐更清嘉。

(0)

和张汝弼赠黄时英韵

垂杨茂草西湖路,有客携诗笑相顾。

平生解作子长游,一举能轻季伦富。

三江风月五陵花,软红香土迷繁华。

当时壮观老犹在,欲凌倒景餐晨霞。

(0)

画元章拜石图附一诗

吾闻周人拜,九辩各有则。

空稽犹简易,振肃仪已极。

礼达百不烦,力致一可惜。

苏卿抗匈奴,郑从厉绝域。

亚夫辞介胄,汲黯服长揖。

生死矢不移,宠辱安所恤。

云胡后来者,软媚等难剧。

望尘伏床下,不复论曲直。

黠以谄公卿,愚以祈老佛。

颓流逐靡风,扫地尽古迹。

元章夙奇荡,动止异俗习。

强项难苟俛,扪膝不轻屈。

自从辞君亲,久不为是役。

落落无为乡,寥寥不齐邑。

伊谁与为礼,见此孤立石。

飒焉松风生,隐只云雾出。

踞如猛虎化,厉若老蛟蛰。

彷佛入鲁庙,正我缄口客。

又疑千秋亭,翁仲失其一。

终知混沌凿,倏忽委灵骨。

欣然命袍笏,雅拜情孔适。

物我了相忘,恭傲吻无隙。

清狂讵如许,深意将有激。

全胜彼昏人,仆仆贾危慝。

但恐违中庸,行怪不可率。

(0)

答姜文进

瀰瀰江中水,黯黯江上树。

眷彼同心人,胡为忽异处。

驾言从扁舟,积雨不可渡。

愿随双黄鹄,庶以相会晤。

(0)

方洲八景八首·其五稻畦垂颖

农人告方及,秋事忽已成。

黄云被田野,白日寒光晴。

父老喜丰年,鼓缶过我行。

平生任经理,对此馀深情。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