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衡门终日开,非关遮断自无来。
老夫只道无心物,丞相门前却作堆。
溪上衡门终日开,非关遮断自无来。
老夫只道无心物,丞相门前却作堆。
这首诗以“溪上衡门终日开”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衡门,指的是简陋的茅屋,此处用来形容诗人居住的环境,既朴素又远离尘嚣。终日开,暗示着这门不设防,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展现出一种豁达与包容的态度。
接下来的“非关遮断自无来”,则进一步解释了衡门常开的原因,并非有意阻挡,而是因为无需阻挡,自然之流,自有其来去。这种哲学意味浓厚的表述,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老夫只道无心物”,这里的“老夫”指诗人自己,他自认为是无心之人,对世间万物没有过多的欲望或执念。然而,“丞相门前却作堆”一句,却以反讽的手法揭示出,即便是看似无心之人,其生活空间也难以完全摆脱世俗的影响,即使在远离尘嚣的衡门旁,也难免会堆积起世俗的纷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寻求心灵的归宿,却又无法完全脱离世俗的束缚,这种矛盾与和谐共存的状态,正是诗中所要表达的深意。
醉击玉壶缺,恨写绿琴哀。
悠悠往事谁问,离思渺难裁。
绿野堂前桃李,燕子楼中歌吹,那忍首重回。
唯有旧时月,远远逐人来。小庭空,清夜永,独徘徊。
伴人幽怨,一枝潇洒陇头梅。
肠断云帆西去,目送烟波东注,千里接长淮。
为我将双泪,好过楚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