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苕雪作感旧诗有「欲近霜风吹帽节可能无感白衣来」之句盖去岁九日余在病中苏堪强邀作登高之会也因次其韵》
《苕雪作感旧诗有「欲近霜风吹帽节可能无感白衣来」之句盖去岁九日余在病中苏堪强邀作登高之会也因次其韵》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当时岂意无来岁,刻意周旋到不才。

倍惜流光酬令节,强携衰病揽高台。

卧闻寒蟀凄凄语,仰数昏鸦一一回。

苔碧枫红秋色里,闭门岑寂更谁来。

(0)
鉴赏

这首诗是陈曾寿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所作,名为《苕雪作感旧诗》,通过诗人的回忆与感慨,描绘了过去的一次登高聚会,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叹。

首联“当时岂意无来岁,刻意周旋到不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当年的刻意安排和努力,却未曾料到未来会有诸多变故,甚至可能无法再次相聚。

颔联“倍惜流光酬令节,强携衰病揽高台”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的珍惜之情。尽管身体已显衰弱,但仍然尽力参与节日的庆祝活动,登高望远,以此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颈联“卧闻寒蟀凄凄语,仰数昏鸦一一回”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渲染一种孤独与寂寥的情绪。寒蟀的凄鸣和昏鸦的归巢,不仅勾勒出秋日傍晚的景象,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尾联“苔碧枫红秋色里,闭门岑寂更谁来”以碧绿的苔藓、火红的枫叶和宁静的秋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诗人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闭门独处,似乎在等待着某种情感的共鸣,却又深知无人能理解或陪伴自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与对当前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流转的深刻体悟,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情感状态。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自定水回舟漏几溺

清游夙所嗜,投老兴未已。

一朝得良俦,投袂为之起。

龙山屐既蹑,蓝水舟亦舣。

复访清泉境,三宿石林趾。

叶氏好弟兄,坚留酣酒醴。

屡辞不听去,维絷久乃弛。

遂乘一败艇,夜溯潮江水。

中流遭垫溺,指顾有生死。

既类投湘屈,复近捉月李。

云庄得神助,跃出洪波里。

长呼施援手,臂与老猿似。

唐生脱靴袜,投弃如敝屣。

乱江上崩岸,赤脚不顾礼。

空津稍骈集,尺地仅盈咫。

前江后畎浍,拟步辄倾圮。

既为屈蠖蹲,复作拳鹭峙。

顷之云益黑,四顾无托止。

复赖云庄仙,指挥命舟子。

竟将补天术,塞却漏船底。

仍逆冲波急,直榜慈溪涘。

已瞻旧馆近,舍舟同步履。

叩门诉馆人,慰藉杂悲喜。

咄兹六尺躯,忽忽当暮齿。

危涂冒险艰,到今知有几。

君子处斯世,真与此舟比。

倾覆乃其宜,得济诚幸尔。

因歌戒溺篇,持用谢知己。

(0)

忆汪遁斋二首·其二

一身独向中原去,每到前涂忆故知。

折得柳条无寄者,小桥东畔立多时。

(0)

杵歌七首·其四

罗城一百廿里长,东藩恃此作金汤。

旧基更展三十里,莫剩西门一树樟。

(0)

杵歌七首·其一

亟亟城城城亟成,小儿齐唱杵歌声。

杵歌传作睢阳曲,中有哭声能陷城。

(0)

春寒慰瓶中杏花

银瓶春静竹风来,愁向花前把一杯。

不得幽人相伴住,西园雨里亦须开。

(0)

早发分宜县·其二

夜半荒鸡鸣远村,板桥斜出县西门。

征人衣上霜如雪,犹未曾承国士恩。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