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涧月夕》
《南涧月夕》全文
宋 / 俞紫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华发念秋晚,青灯怜夜长。

香团菊花露,寒著橘林霜。

月在北窗底,人行南涧傍。

婆娑不知去,身世两相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南涧边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考。首句“华发念秋晚”以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晚暮,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感慨。接着,“青灯怜夜长”一句,通过描写一盏青色的灯火陪伴着漫长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深思。

“香团菊花露,寒著橘林霜”两句,运用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秋夜中菊花散发香气、露珠凝聚其上的画面,以及橘林中寒霜覆盖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欣赏。同时,这两句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环境的清冷,为全诗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月在北窗底,人行南涧傍”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月亮挂在北窗之下,似乎与人间的距离拉远,而人在南涧边行走,仿佛与外界隔绝,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孤独,也反映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最后,“婆娑不知去,身世两相忘”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忘却自我身世的境界,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与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孤独与寂静中寻求心灵寄托的过程。

作者介绍

俞紫芝
朝代:宋   籍贯:金华(今属浙江)   生辰:?~1086

俞紫芝(?~1086)字秀老。金华(今属浙江)人,寓居扬州(今属江苏)。少有高行,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王安石晚年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俞紫芝与其弟俞子中(字清老)从游,颇得赏识。王安石自称晚年门下多佳客(李之仪《书俞秀老诗卷后》),俞氏二兄弟便是代表。
猜你喜欢

秋景.鹤唳清露垂

一叶寒金井,惟应独鹤知。

空山今夕泪,清露满空垂。

华表归来后,琴心感慨时。

寥寥天不问,湛湛夜何其。

富贵朝田薤,琅玕月地芝。

人间长似水,搔首梦为谁。

(0)

秋景.于今九日至

九日各堪爱,西风岁岁深。

长因思往事,忽已至于今。

不谓秋将晚,几如老见侵。

篱边成独往,天际起轻阴。

此会知谁健,明朝肯重寻。

山高休更上,别自有伤心。

(0)

夏景.扇枕

千古一黄香,庭萱昼日长。

枕闲非受热,扇举欲先凉。

畏暑侵支发,摇风愿满堂。

恨无寒水玉,琢在碧纱床。

泉涧心如棘,瑶池鬓已霜。

如何荀奉倩,只在玉人傍。

(0)

夏景.清泉洁尘襟

是事不堪闻,清泉独可亲。

翛然携鬓影,聊以洁尘襟。

帘泻千年雨,蓝拖百尺绅。

能令肝肺雪,更遣芰荷新。

京洛昏沈梦,江湖淡荡身。

一瓢明月燕,并洗脱靴嗔。

(0)

春景.绿阴生昼寂

深院停春雨,庭空鸟不鸣。

自然清昼寂,尽是绿阴生。

满眼成青幄,无人惜绛英。

轻风低鼎篆,迟日上帘旌。

远水明鸂鶒,平栏绕杜蘅。

小窗临晋帖,误落剪刀声。

(0)

春景.介山

念旧情何及,逃虚理不还。

不因求介子,安识是何山。

公子何恩怨,羁臣自险艰。

巅崖苍莽外,烟雨有亡间。

就使身豺虎,宁当火蒯菅。

年年寒食雨,天亦为潺湲。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