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岭得高楼,肩舆每憩游。
念劳薄行赏,虽豫不忘忧。
蓟野轩窗里,吾民衣食谋。
背临章草在,无逸读从头。
冠岭得高楼,肩舆每憩游。
念劳薄行赏,虽豫不忘忧。
蓟野轩窗里,吾民衣食谋。
背临章草在,无逸读从头。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的《半天楼即目》,以“半天楼”为背景,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景象与内心感受。
首句“冠岭得高楼”,点明了地点和建筑特色,高楼耸立于山岭之上,犹如冠冕,形象生动。接着“肩舆每憩游”,描述了诗人乘坐轿子,沿途歇息游览的情景,体现了悠闲自在的旅行状态。
“念劳薄行赏,虽豫不忘忧”,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与享乐之间关系的思考。即使在享受游玩的乐趣时,也未忘却劳作的艰辛,体现了其深沉的思考和责任感。
“蓟野轩窗里,吾民衣食谋”,将视野拉宽至更广阔的背景,诗人站在高楼之上,望见辽阔的田野,心中思考着百姓的生计问题,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关怀。
最后,“背临章草在,无逸读从头”,诗人面对着书写在墙壁上的章草文字,没有忘记学习和进步,从头开始,体现了不断追求知识和成长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社会民生的关怀以及个人修养的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
范阳居士来鄞水,动地仙飙向人起。
乳峰直上云霞开,步骤天衢到如此。
茫茫尘世谁知交,当场问我非相饶。
禅家毕竟无他事,古雪岩前曾未消。
俄然怅望辞丛室,荷负难兮泪深溢。
远幸流方且莫论,再得从容又何日。
迢迢故国殊存想,冷碧柯山分指掌。
况有觉雄华藏师,归去百城共游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