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蟾戛戛闹黄昏,反手为妖覆手祥。
明月夜光遭按剑,可怜箕子学佯狂。
翠蟾戛戛闹黄昏,反手为妖覆手祥。
明月夜光遭按剑,可怜箕子学佯狂。
这首诗名为《感蛙》,是宋代诗人钱时所作。诗中以"翠蟾戛戛闹黄昏"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夜晚蛙鸣的生动场景,"翠蟾"暗指蛙类,"戛戛"摹写出蛙声嘈杂。接下来的"反手为妖覆手祥",通过比喻手法,暗示了世间事物的善恶无常,一念之间可能由吉祥转为妖异。
"明月夜光遭按剑",诗人借明亮的月光象征清白无辜,却被"按剑"的紧张气氛笼罩,寓言了无辜者可能遭受不测的忧虑。最后,"可怜箕子学佯狂"引用历史典故,箕子因纣王暴政而装疯卖傻以保全自己,表达了对无辜者的同情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蛙鸣和月光的意象,结合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变迁、无辜者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个人在乱世中如何自保的思考。
南辕无北辙,白首越乡县。
往岁去青齐,今兹辞梁汴。
汝水涉迢遥,楚山眺葱茜。
林葩耀蜀锦,隰烟浮吴练。
杜若长春洲,鸲鹆下芳甸。
来巢事亦微,鲁史徵昔谚。
物性靡迁移,人情悦安晏。
往岁莅金豕,乾坤方转战。
宛洛有戍兵,海岱时传箭。
二纪疮痍消,十载忧患荐。
譬彼辞根蓬,当兹九秋转。
俯仰感多难,忧来谁能遗。